出自唐朝豐干《壁上詩二首》
余自來天臺,凡經(jīng)幾萬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來。
逍遙絕無鬧,忘機(jī)隆佛道。世途岐路心,眾生多煩惱。
兀兀沈浪海,漂漂輪三界??上б混`物,無始被境埋。
電光瞥然起,生死紛塵埃。寒山特相訪,拾得常往來。
論心話明月,太虛廓無礙。法界即無邊,一法普遍該。
本來無一物,亦無塵可拂。若能了達(dá)此,不用坐兀兀。
注釋參考
法界
佛教語。梵語意譯。通常泛稱各種事物的現(xiàn)象及其本質(zhì)?!度A嚴(yán)經(jīng)·十通品》:“入於真法界,實亦無所入。” 宋 范成大 《再次喜雨詩韻以表隨車之應(yīng)》:“一念故應(yīng)周法界,萬神元不隔明庭?!?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夫此圓成實自性云者,或稱真如,或稱法界,或稱涅槃?!?/p>
無邊
無邊 (wúbiān) 沒有邊際 borderless 無邊界框一法
(1).統(tǒng)一的法令?!盾髯印ね醢浴罚骸熬?,論一相,陳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觀其盛者也?!?/p>
(2).指專一地行法?!俄n非子·五蠹》:“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術(shù)而不慕信,故法不敗,而群官無奸詐矣?!?/p>
(3).越發(fā);更加。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這個姑夫老人家,一法老的糊突了?!?明 徐渭 《翠鄉(xiāng)夢》第一折:“那婦人老也小,止不過十七八歲,一法生得絶樣的?!?/p>
(4).一種方法。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yīng)》:“又一法,思其髮散以被身,一髮端,輒有一大星綴之?!薄端貑枴ご讨菊摗贰叭雽嵳撸沂珠_鍼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鍼空也” 張隱庵 集注引 張兆璜 曰:“開闔者,三陽之氣發(fā)于下焦。營衛(wèi)者,中焦水穀之所生也。用鍼取氣,在于營衛(wèi),而此篇獨論氣出下焦,血出中焦,候下焦所生之氣,出入開闔,以行補(bǔ)寫之法,又一法也。”
(5).佛教用語,猶言一事一物。《華嚴(yán)經(jīng)》卷十三:“惟以一法得出離?!?唐 李邕 《岳麓寺碑》:“一法開無量之門,一音警無邊之眾?!?宋 范成大 《題記事冊》詩:“八萬四千空se{1-1}界,不離一法認(rèn)毘盧。”
普遍
普遍 (pǔbiàn) 全面。指廣泛而有共同性 universal;general;widespread;common 人們普遍的弱點 普遍不滿豐干名句,壁上詩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