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每歲考校月之二日為嘉平
出自元代楊維楨《醫(yī)師行,贈袁煉師》:
大茅先生上天司死生,每歲考校月之二日為嘉平。
至今華陽有仙會,會則鬼獸叫嘯丹光明。
上帝又閔其人之枉死,必生仙醫(yī)有如貞白者,代居山中救愚氓。
自從貞白上仙去,杏林剪伐橘井夷溝坑。
越七百歲乃有袖云氏,弱冠學(xué)道朝天京。
天子問道賜爵秩,師拂衣去還山自吹鸞鳳笙。
不燒竹,不辟谷,不餐日月精,不役罡訣甲與丁。
人有奇疾弗能名,郁如病草無勾萌。
師一視,攣者伸,瞽者覿,跛者行。
門之無父咀之劑、針石之兵,惟有日兩炊飯折足鐺。
乃云太上親傳一管筆、三軸經(jīng),無憂祖師傳至我,我奉行之無足驚!吾聞上古俞跗善療疾,不施湯液、尚須皮毛解剝凈洗五藏腥,如何三經(jīng)一筆乃爾靈!人報以金擲之如瓦礫,以廉售欲豈比長安清,亦何必隱居辛苦注草經(jīng)。
嗚呼,人生喜怒悲樂病易成,須發(fā)日槁為星星。
便從煉煉師乞漿啖火棗,青華定錄共見茅君盈。
注釋參考
先生
先生 (xiānsheng) Mr.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個習(xí)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稱別人的丈夫或?qū)θ朔Q自己的丈夫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dāng)先生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fēng)水等為職業(yè)的人 算命先生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濉?全祖望《梅花嶺記》 老師 teacher 從先生授經(jīng)。——清· 袁枚《祭妹文》 醫(yī)生 doctor上天
上天 (shàngtiān) 進(jìn)入天空,進(jìn)入太空 rise into sky 飛機(jī)早已上天多時 婉辭,指人死亡 pass away 古時指天上主宰萬物的神 Providence 上天有眼 天空;天上 sky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薄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今死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愿公詳計(jì)而無與俗同?!?宋 蘇軾 《題文與可墨竹》詩:“誰云死生隔,相見如 龔 隗 ?!?/p>
(2).猶言盈虧、消長?!秾O子·虛實(shí)》:“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長短,月有死生?!?/p>
(3).殺生?!秶Z·越語下》:“死生因天地之刑?!?韋昭 注:“死,殺也?!?/p>
(4).偏義復(fù)詞。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5).偏義復(fù)詞。指死亡。 唐 高適 《燕歌行》:“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宋 蘇軾 《侄安節(jié)遠(yuǎn)來夜坐》詩之二:“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死生。”
考校
亦作“ 攷較 ”。1.考試?!独m(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八年》:“伏惟祖宗以來,得人不少,攷較文藝,固有規(guī)程,不須變更,以長浮薄,請并如舊制。”
(2).考察比較?!都t樓夢》第一回:“忽念及當(dāng)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xì)攷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利器》:“非由駐洋明練之大員精心攷校,無從得其要領(lǐng)?!?/p>
(3).考訂,校對。 清 張惠言 《江安甫葬銘》:“受 鄭 氏《禮記》,日夜誦習(xí),旁及他 鄭 氏書、先 漢 諸儒説,攷校推究,往往通大義?!?/p>
(1).考查比較。《禮記·學(xué)記》:“比年入學(xué),中年考校?!?鄭玄 注:“鄉(xiāng)遂大夫間歲則考學(xué)者之德行道藝?!薄逗鬂h書·皇甫規(guī)傳》:“ 羌戎 未動,策其將反; 馬賢 始出,頗知必敗。誤中之言,在可考校?!?/p>
(2).校核;研究。 漢 蔡邕 《上漢書十志疏》:“請?zhí)珟熖镒⒖夹_B年,往往頗有差舛?!?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書證》:“ 西晉 已往字書,何可全非……考校是非,特須消息?!薄端问贰ぢ蓺v志中》:“又史官受詔,以土圭測景,考校二至,差三日有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一:“御史 張盛藻 疏奏,謂天文、勾股,宜令欽天監(jiān)五官正天文生揅究;製造工作,宜責(zé)成工部考校?!?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一》:“做《內(nèi)經(jīng)》的不知道究竟是誰,對于人的肌肉,他確是看過,但似乎單是剝了皮略略一觀,沒有細(xì)考校。”
(3).猶考課。《北史·房彥謙傳》:“左僕射 高熲 定考課, 彥謙 謂 熲 曰:‘《書》稱三載考績,黜陟幽明……比見諸州考校,執(zhí)見不同。進(jìn)退多少,參差不類?!薄缎绿茣みx舉志上》:“吏部甲令,雖曰度德居任,量才授職,計(jì)勞升敘,然考校之法,皆在書判簿歷、言辭俯仰之間?!?明 丘濬 《大學(xué)衍義補(bǔ)·正百官嚴(yán)考課之法》:“立為考校之法,就積日累久之中,而分德、功與能之目,常才則循夫一定之資,異才則有不次之擢。”參見“ 考課 ”。
(4).猶考試。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進(jìn)士歸禮部》:“考校取舍,存乎至公。如有請托于時,求聲于人者,當(dāng)首落之?!?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取士,至 仁宗 始有糊名考校之律。雖號至公,然尚未絶其弊。其后 袁州 人 李夷賓 上言,請別加謄録。因著為令。而后識認(rèn)字畫之弊始絶?!薄端问贰みx舉志二》引 宋 朱熹 《私議》:“古者大學(xué)之教,以格物致知為先,而其考校之法,又以九年知類通達(dá)、強(qiáng)立不反為大成。”《儒林外史》第二回:“長兄這些年考校,可曾得過甚么夢兆?”
(5).拷囚訊罪。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早升殿視事,考校罪人?!?/p>
嘉平
(1).臘祭的別稱?!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
(2).為臘月的別稱。 元 方回 《留丹陽三日苦寒戲?yàn)槎谈琛罚骸白詮臅迫爰纹剑辉略鵁o三日晴。” 清 錢謙益 《王兆吉六十序》:“閼逢敦牂,嘉平之月,甲子一週,里之士友將往致祝,而請余為其詞?!?/p>
楊維楨名句,醫(yī)師行,贈袁煉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