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子翚《子魚》:
舊聞通印名,海錯(cuò)珍莫逾。
火氣爍鱗鬣,鹵香泛庖廚。
泥泥子盈胞,鮮美禍所區(qū)。
生如粒芥微,多若囊粟儲(chǔ)。
他年想吞舟,勿輕此錙銖。
一咀命千百,雖甘汝安無(wú)。
窮冬孚乳時(shí),罩{上四下鹿}海為虛。
含凍體猶僵,得潟味已渝。
虐戲等刳孕,淫刑幾戮孥。
人深襁褓恩,在物愛豈殊。
閩風(fēng)易殺子,盥水沈其軀。
詎有惻怛心,旁推及豚魚。
相殘人{(lán)1~1}獸均,自殘獸不如。
哦詩(shī)化蠻獠,因警饕餮徒。
注釋參考
舊聞
舊聞 (jiùwén) 指過(guò)去發(fā)生的事情,特指掌故、逸聞、瑣事等 old anecode or event通印
“ 通印子魚 ”的省稱。 宋 陸游 《食新有感貧居久蔬食至是方稍得肉》詩(shī):“出波魚美如通印,下棧羊肥抵臥沙。”
海錯(cuò)
《書·禹貢》:“厥貢鹽絺,海物惟錯(cuò)”。 孔 傳:“錯(cuò)雜非一種”。后因稱各種海味為海錯(cuò)。 南朝 梁 沉約 《究竟悲慈論》:“秋禽夏卵,比之如浮云;山毛海錯(cuò),事同於腐鼠。” 宋 楊萬(wàn)里 《毗陵郡齋追懷鄉(xiāng)味》詩(shī):“江珍海錯(cuò)各自奇,冬裘何曾羨夏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訪翠》:“赴會(huì)之日,各攜一副盒兒,都是鮮物異品,有海錯(cuò)、江瑤、玉液漿?!?/p>
劉子翚名句,子魚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