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邊黃茅滑如雨,低頭一看毛發(fā)豎
出自宋代林亦之《九日晦日登烽火山》:
興來走上烽火山,著足不定秋風寒。
四邊黃茅滑如雨,低頭一看毛發(fā)豎。
幾年要到紫菜鄉(xiāng),大練小練并東墻。
如今一時在眼傍,白云浮水天茫茫。
酒闌更欲吊虎屋,無端日腳相催促。
一奴魋髻一跋足,逐我下山如野鹿。
注釋參考
四邊
四邊,四邊兒 (sìbiān,sìbiānr) 周圍、四 處 all around;quadrilateral;on four sides 四邊兒都是敵人黃茅
(1).茅草名。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官舍黃茅屋,人家苦竹籬。”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黃茅、香茅、芭茅數(shù)種……黃茅似菅茅,而莖上開葉,莖下有bai{1-1}粉,根頭有黃毛,根亦短而細硬無節(jié),秋深開花穗如菅??蔀樗骶T,古名黃菅?!?/p>
(2).本謂長有黃茅的荒冢,借指死亡。 宋 楊萬里 《曾伯貢主簿挽詩》之二:“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黃茅?!?/p>
如雨
(1).形容多?!对姟R風·敝笱》:“ 齊 子歸止,其從如雨?!?毛 傳:“如雨,言多也?!?漢 李陵 《答蘇武書》:“當此之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
(2).謂別后很難重逢,就像落下的雨不再回到天空。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風流云散,一別如雨?!?/p>
(3).凄苦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湫兮如風,凄兮如雨。”
低頭
(1) [bow (hang) one's head]
(2) 垂下頭
低頭默哀
(3) 比喻屈服
低頭認罪
詳細解釋(1).垂下頭?!肚f子·盜跖》:“﹝ 孔子 ﹞色若死灰,據(jù)軾低頭,不能出氣?!?唐 李白 《靜夜思》詩:“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元 薩都剌 《北人冢上》詩:“低頭下拜襟盡血,行路人情為慘切?!?老舍 《龍須溝》第一幕:“南邊中間是這個小雜院的大門,又低又窄,出來進去總得低頭?!?/p>
(2).卑順貌;屈服貌。《后漢書·逸民傳·梁鴻》:“居有頃,妻曰:‘常聞夫子欲隱居避患,今何為默默?無乃欲低頭就之乎?’”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三章第二節(jié):“﹝ 方國珍 ﹞表面上有時候表示低頭,實質(zhì)上卻要頑抗到底?!?巴金 《關于<春天里的秋天>》:“不僅是我,便是那個一盤粗繩和一把刀子沒有能使她低頭的姑娘,她想得到四十五年以后會給我寫這樣一封信嗎?”
毛發(fā)
毛發(fā) (máofà) 人的體毛和頭發(fā) hair(on the human body and head) 哺乳動物身上的一層毛 pelage林亦之名句,九日晦日登烽火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