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佚名《載見》:
載見辟王,曰求厥章。
龍旂陽陽,和鈴央央。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
率見昭考,以孝以享。
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
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
注釋參考
龍旂
亦作“ 龍旗 ”。1.畫有兩龍?bào)唇Y(jié)的旗幟。天子儀仗之一?!吨芏Y·考工記·輈人》:“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鄭玄 注:“交龍為旂,諸侯之所建也。” 賈公彥 疏:“九斿,正謂天子龍旂。”《后漢書·明帝紀(jì)》:“ 東海王 彊 薨,遣司空 馮魴 持節(jié)視喪事,賜升龍旄頭、鑾輅、龍旂?!?李賢 注:“交龍為旂,唯天子用之,今特賜以葬?!?唐 司空圖 《楊柳枝》詞之四:“臺城細(xì)仗曉初移,詔賜千官禊飲時。緑帳遠(yuǎn)籠清珮響,更曛晴日上龍旗?!?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恭紀(jì)》詩之一:“期門百隊(duì)龍旂后,更有名王萬騎陪?!?/p>
2.借指天子。 宋 蘇軾 《王晉卿作煙江迭障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特奇麗因復(fù)次韻》:“屈居華屋啗棗脯,十年俯仰龍旂前?!?明 夏完淳 《大哀賦》:“登陴而魚鑰倉皇,入援而龍旂震蕩。”
3.指得專征伐的將帥之旗。 唐 岑參 《獻(xiàn)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之三:“丈夫鵲印搖邊月,大將龍旗掣海云?!?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一:“ 馮雙禮 將左, 白文選 將右,而 可望 建龍旗鼓吹居中。大兵急攻之,敗走。”參見“ 龍章 ”。
4. 清 代國旗。 清 黃遵憲 《香港感懷》詩:“山頭風(fēng)獵獵,猶自誤龍旗?!?老舍 《老張的哲學(xué)》第八:“鄉(xiāng)下人們對于城里掛著‘龍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關(guān)心的。”
陽陽
(1).色彩鮮明貌。《詩·周頌·載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 毛 傳:“言有文章也?!?孔穎達(dá) 疏:“龍旂者,旂上畫為交龍,故知陽陽,言有文章。” 朱熹 集傳:“陽,明也。”
(2).形容溫暖如春。《管子·輕重己》:“宜藏而不藏,霧氣陽陽,宜死者生,宜蟄者鳴。不藏之害也。” 馬非百 新詮:“此處‘陽陽’二字,從下文‘宜死者生,宜蟄者鳴’二語觀之,似是指溫陽而言,謂冬天氣候溫暖如陽春時也。”《楚辭·王褒<九懷·尊嘉>》:“季春兮陽陽,列草兮成行?!?王逸 注:“三月溫和,氣清明也?!薄赌淆R書·樂志》:“景陽陽,風(fēng)習(xí)習(xí)?!?/p>
(3).壯健貌。 宋 王安石 《杜渙墓志銘》:“翼翼而才,頎而陽陽?!?/p>
(4).自得貌。陽,通“ 揚(yáng) ”?!对姟ね躏L(fēng)·君子陽陽》:“君子陽陽,左執(zhí)簧,右招我由房?!?毛 傳:“陽陽,無所用其心也。” 朱熹 集傳:“陽陽,得志之貌?!?元 迺賢 《潁州老翁歌》:“聒天絲竹夜酣飲,陽陽不問民嗁飢。”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我對簿時,君雖引嫌不問,而陽陽有德色?!?/p>
(5).自若貌。陽,通“ 揚(yáng) ”。《南史·陳始興王叔陵傳》:“ 叔陵 修飾虛名,每入朝,常於車中馬上,執(zhí)卷讀書,高聲長誦,陽陽自若?!?唐 韓愈 《張中丞傳后序》:“ 巡 ( 張巡 )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飲量》:“﹝ 陶文毅公 ﹞在 安徽 藩任時,嘗與 孫平叔 中丞以火酒角量,自辰至亥, 孫 已酩酊,而公仍陽陽如平常也?!?/p>
和鈴
古代車鈴。和在軾前,鈴在旗上?!对姟ぶ茼灐ぽd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左傳·桓公二年》:“鍚鑾和鈴,昭其聲也。” 杜預(yù) 注:“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鳴聲?!?孔穎達(dá) 疏:“和亦鈴也。以處異,故異名耳?!薄短接[》卷三五九引 晉 傅玄 《良馬賦》:“結(jié)以輕軒,節(jié)以和鈴?!?/p>
央央
(1).和諧的聲音?!对姟ぶ茼灐ぽd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鶬,休有烈光?!?朱熹 集傳:“央央,有鶬,皆聲和也。”
(2).用作象聲詞,形容聲音和諧。 葉圣陶 《線下·外國旗》:“那音響異常清楚,央央地如在一個大空壇里。”
(3).廣大貌。《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臺之央央?!?李善 注:“央央,廣貌?!?/p>
鮮明貌?!对姟ば⊙拧こ鲕嚒罚骸俺鲕嚺砼?,旂旐央央?!?毛 傳:“央央,鮮明也。” 陸德明 釋文:“央,本亦作英,同?!?清 周亮工 《巡撫山東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彝初周公救荒碑》:“帝曰予聞,欽哉往造。銜命東來,央央旂旐?!?/p>
佚名名句,載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