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蟲不相亮,更作戒寒聲
出自宋代曾豐《八月上浣與張元輔張子濟小飲德慶貢院聽檐下》:
金氣涵秋晚,銀河耿夜晴。
天涂云色淡,月浸桂花清。
露坐疑僵發(fā),風(fēng)餐欲冰羹。
壁蟲不相亮,更作戒寒聲。
注釋參考
寒聲
(1).寒冬的聲響,如風(fēng)聲、雨聲、鳥鳴聲等。 唐 朱鄴 《扶桑賦》:“巨影倒空而漠漠,寒聲吹夜以颾颾。” 宋 楊萬里 《霰》詩:“寒聲帶雨山難白,冷氣侵人火失紅。” 清 袁枚 《赤壁》詩:“我來不共吹簫客,烏鵲寒聲靜夜聞?!?/p>
(2).凄涼的聲音。 唐 皎然 《隴頭水》詩之一:“ 隴頭 水欲絶, 隴 水不堪聞。碎影搖槍壘,寒聲咽幔軍?!?唐 高適 《燕歌行》:“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p>
曾豐名句,八月上浣與張元輔張子濟小飲德慶貢院聽檐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