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舊都遺在,詞人懷古去登陸臨
出自宋代林表民《寄餞趙清中主上元簿》:
六代舊都遺在,詞人懷古去登陸臨。
長干塔上青山遠(yuǎn),玄武湖邊碧草深。
肯把簿書庶望眼,但圖方略副焦心。
平江大海雖吾愿,臺閣須材必訪尋。
注釋參考
六代
(1).指 黃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稌x書·樂志上》:“ 周 始二《南》,《風(fēng)》兼六代。昔 黃帝 作《云門》, 堯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謂因前王之禮,設(shè)俯仰之容,和順積中,英華發(fā)外?!?南朝 梁 任昉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樂,宮判始辨?!?章炳麟 《文學(xué)說例》:“雖然,六代之樂,今盡崩阤?!?/p>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漢 ?!顿Y治通鑒·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績之法不著,關(guān)七圣而課試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漢 。”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漢 、 魏 。 三國 魏 曹冏 有《六代論》,論 夏 、 殷 、 周 、 秦 、 漢 、 魏 興衰之由。文見《三國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傳論》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赌淆R書·高祖十二王傳論》:“若夫六代之興亡, 曹冏 論之當(dāng)矣?!?/p>
(4).指 三國 吳 、 東晉 和 南朝 之 宋 、 齊 、 梁 、 陳 。 唐 李白 《留別金陵諸公》詩:“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宋 賀鑄 《水調(diào)歌頭·臺城游》詞:“南國本蕭灑,六代浸豪奢。” 清 顧炎武 《贈鄔處士繼思》詩:“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煙。六代江山好,愁來恣搜討?!?魯迅 《無題》詩之一:“六代綺羅成舊夢, 石頭城 上月如鉤?!?/p>
舊都
舊都 (jiùdū) 故都。相對新都而言 former capital遺在
遺留,留存。 漢 王充 《論衡·書虛》:“人若恨恚也,仇讎未死,子孫遺在可也?!?/p>
詞人
(1).擅長文辭的人。指騷、賦作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 漢 初詞人,順流而作, 陸賈 扣其端, 賈誼 振其緒?!?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作文不憚屢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 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四篇:“又有《卜居》、《漁父》,述 屈原 既放,與卜者及漁人問答之辭,亦云自製,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設(shè)為問難,履韻偶句之法,則頗為詞人則效。”
(2).擅長文辭的人。指詩人。 唐 劉禹錫 《送王司馬之陜州》詩:“兩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詞人戰(zhàn)一場。”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興詩》:“予讀 陳子昂 《感遇詞》,愛其詞旨幽邃,音節(jié)豪宕,非當(dāng)世詞人所及。” 金 趙秉文 《答李天英書》:“ 太白 、 杜陵 、 東坡 ,詞人之文也。吾師其詞,不師其意?!?/p>
(3).擅長文辭的人。指填詞的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五:“這一首詞乃是 宋 紹興 年間詞人 康伯可 所作?!?清 阮元 《王竹所詞序》:“詞人之作小令,以 五代 、 十國 為宗。守其派者,有 晏 氏父子、 歐陽公 、 張先 、 秦觀 、 賀鑄 、 毛滂 諸人。” 郭沫若 《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shí)主義》:“不用說這里絲毫也沒有舊式詞人的那種靡靡之音,而使 蘇東坡 、 辛棄疾 的豪氣也望塵卻步?!?/p>
懷古
懷古 (huáigǔ) 思念往昔;懷念古代的人和事(多用做有關(guān)古跡的詩題) meditate on the past;reflect on an ancient event 赤壁懷古登陸
登陸 (dēnglù) 渡過海洋或江河登上陸地 land林表民名句,寄餞趙清中主上元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