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持竿坐芳草,魚兒跋尾出浮萍
出自宋代鄭獬《水淺舟滯解悶十絕》:
稚子持竿坐芳草,魚兒跋尾出浮萍。
會稽巨犗沈猶脫,滄海驪龍睡不醒。
注釋參考
稚子
稚子 (zhìzǐ) 幼兒;小孩子 (innocent) child 稚子繞膝持竿
執(zhí)持釣竿。指釣魚?!肚f子·秋水》:“ 莊子 釣於 濮水 , 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 莊子 持竿不顧?!?唐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詩:“生事且瀰漫,愿為持竿叟?!?/p>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p>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冻o·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跋尾
(1).謂在文末署名。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敘古今公私印記》:“自古及近代,御府購求之家,藏蓄傳授閲翫,其人至多,是以要明跋尾印記,乃是書畫之本業(yè)耳?!薄缎绿茣と鍖W(xué)傳下·褚無量》:“ 貞觀 御書皆宰相署尾,臣位卑不足以辱,請與宰相聯(lián)名跋尾。” 清 高士奇 《題盧徵君嵩山草堂圖》詩:“ 弘農(nóng) 好古愜真賞,跋尾小印蟠絲紅?!?/p>
(2).即跋文。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敘自古跋尾押署》:“ 貞觀 中, 褚河南 等監(jiān)掌裝背,并有當(dāng)時鑒識人押署、跋尾、官爵、姓名?!?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后》:“ 正孺 有書來,欲刻諸公送行詩于石,求余為跋尾。”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 萬歷 初, 周公瑕 游 燕 中得摹本,知卷為 沉存中 家物,而跋尾書跡不逮,因為補録之?!?聞一多 《<山花詩>序》:“因此在詩集后,綴上這一首跋尾式的詩,表明他對于自己的作品的估價?!眳⒁妳⒁姟鞍衔摹?。
浮萍
浮萍 (fúpíng) 舊大陸的一種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須根??扇胨?duckweed鄭獬名句,水淺舟滯解悶十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