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高襲明《瀛巖》:
溫臺萬丘壑,走遍成重胝。
佳山落床頭,咫尺反不如。
我聞野老說,山乃神所移。
蓬萊本三峰,一峰今失之。
上干云霓秀,下壓鰲背欹。
夜半見海日,紫暈開咸池。
魑魅看老木,狂鼯向人啼。
危亭無遺棟,絕壁無舊題。
夫子勇我過,竦身敢獨躋。
我病不能從,夢寐常追隨。
秋風海上來,霜清鱸正肥。
行尋越溪鞅,肅此塵外鞿。
注釋參考
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三峰
(1).三山峰。指 華山 之 蓮花 、 毛女 、 松檜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華贈盧司倉》詩:“行吏到 西華 ,乃觀三峰壯。”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淚添九曲 黃河 溢,恨壓三峰 華岳 低?!?/p>
(2).三山峰。指 江蘇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陸龜蒙 《寄茅山何威儀》詩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華 ,靈蹤今盡屬 何 家?!?/p>
(3). 華州 之代稱?!抖鼗颓釉~·菩薩蠻》:“鑾駕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韋莊 《秦婦吟》:“明朝曉至三峰路,百萬人家無一戶?!?/p>
高襲明名句,瀛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