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颙不用裁書勸,自得涼天證道情
出自唐代陸龜蒙《奉和襲美宿報(bào)恩寺水閣》:
峰抱池光曲岸平,月臨虛檻夜何清。
僧穿小檜才分影,魚擲高荷漸有聲。
因憶故山吟易苦,各橫秋簟夢難成。
周颙不用裁書勸,自得涼天證道情。
注釋參考
不用
不用 (bùyòng) 用不著,不必 need not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裁書
(1).草寫檄文。 南朝 陳 徐陵 《謝敕賚燭盤答齊國移文啟》:“昔 班彪 草移, 阮瑀 裁書,馳譽(yù)當(dāng)年,遂無加賞,非常大賚,始自今恩?!?/p>
(2).裁箋作書,寫信。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頃何以自娛?頗復(fù)有所造述不?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 孟浩然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詩:“未有南飛鴈,裁書欲寄誰?!?清 陳維崧 《賀新郎·作家書竟題范龍仙書齋壁上<蘆雁圖>》詞:“漏悄裁書罷。繞廊行、偶然瞥見,壁間古畫?!?/p>
自得
自得 (zìdé) 自覺得意、開心 contented;self-satisfied;be pleased with oneself 意氣揚(yáng)揚(yáng),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鳌?袁宏道《滿井游記》涼天
秋天。 唐 韋應(yīng)物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詩:“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亦指秋天的天空。 唐 王維 《賦得秋日懸清光》:“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p>
道情
道情 (dàoqíng) 曲藝的一個類別。淵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jié)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陜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a form of folk art;ballad with a moral theme陸龜蒙名句,奉和襲美宿報(bào)恩寺水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