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浸坤軸,湖尾抱云巘。
出自宋朝蘇軾《僧清順新作垂云亭》
江山雖有余,亭榭苦難穩(wěn)。
登臨不得要,萬象各偃蹇。
惜哉垂云軒,此地得何晚。
天功爭(zhēng)向背,詩眼巧增損。
路窮朱欄出,山破石壁狠。
海門浸坤軸,湖尾抱云巘。
蔥蔥城郭麗,淡淡煙村遠(yuǎn)。
紛紛烏鵲去,一一漁樵返。
雄觀快新獲,微景收昔遁。
道人真古人,嘯詠慕嵇阮。
空齋臥蒲褐,芒屨每自捆。
天憐詩人窮,乞與供詩本。
我詩久不作,荒澀旋鋤墾。
従君覓佳句,咀嚼廢朝飯。
注釋參考
海門
???。內(nèi)河通海之處。 唐 韋應(yīng)物 《賦得暮雨送李胄》:“海門深不見,浦樹遠(yuǎn)含滋?!?宋 吳琚 《酹江月·觀潮應(yīng)制》詞:“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薄度锶嗣窨褂⒍窢?zhēng)史料·<重陽前四日山響樓憑眺書感>詩》:“驅(qū)駕洪濤羽翼振,海門無計(jì)限飛輪。”
坤軸
古人想象中的地軸。 晉 張華 《博物志·地》:“ 崑崙山 北地轉(zhuǎn)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萬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廣十萬里,地有三千六百軸,犬牙相舉?!?宋 辛棄疾 《滿江紅·和傅巖叟香月韻》:“根老大,穿坤軸。枝夭嫋,蟠龍斛?!薄都t樓夢(mèng)》第五十回:“何處梅花笛?誰家碧玉簫?鰲愁坤軸陷,龍斗陣云銷?!?/p>
云巘
高聳入云的山峰。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zhǎng)史舊館壇碑》:“闢闈風(fēng)岫,通氣云巘。” 宋 王質(zhì) 《水調(diào)歌頭·九日》詞:“云巘在空碧,天宇共高明。” 元 陳孚 《李老峪聞杜鵑呈應(yīng)奉馮昂霄》詩:“故園渺何處,萬里隔云巘?!?/p>
蘇軾名句,僧清順新作垂云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