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彌遜《次韻富季甲樞密》:
半生類猿狙,裹以周公服。
炙手安敢近,唾面未為辱。
天公亦解事,縱這走林谷。
長年飽煙霞,形影自相逐。
晚從我公游,在側(cè)愧珠玉。
公居廊廟間,排難不枚卜。
挺然國蓍龜,盛事紀湘竹。
愛閑能幾時,天道七日復。
吾儕三折肱,顧步敢求速。
愿公膏澤流,長保薪十束。
負暄撫稚子,一飯儻能續(xù)。
胡椒縱可營,安用八百斛。
注釋參考
炙手
(1).燙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詩之四:“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魯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頭,又熱得炙手。”
(2).比喻權(quán)勢熾盛。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 天寳 十載時,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其炙手之徒歟?!?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劉小魯尚書》:“當 江陵 炙手時, 劉 獨退避冷局。”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中書獨坐攬朝權(quán),看炙手威風赫烜?!眳⒁姟?炙手可熱 ”。
(3).指炫耀。 清 黃宗羲 《<空林禪師詩>序》:“夫 寒山 、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豈可與 皎然 、 靈徹 絜其笙簧,然而 皎靈 一生學問不堪向 天臺 炙手,則知飾聲成文、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
唾面
(1).往人的臉上吐唾沫。表示鄙視、侮辱。語本《戰(zhàn)國策·趙策四》:“有復言令 長安君 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壯烈戰(zhàn)跡》:“公斫舷怒曰:‘大丈夫以死報國,不受唾面之辱也!’因整軍進?!?/p>
(2).見“ 唾面自乾 ”。
李彌遜名句,次韻富季甲樞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