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慧空《與沔上人》:
參禪無悟處,如何得安樂。
置之空劫前,即為空劫縛。
任運(yùn)日用中,拶著無不錯(cuò)。
懵然百不理,柰此一絡(luò)索。
勇猛積勛修,翻成大過惡。
端坐審思惟,不如更行腳。
東山老病漢,聞之為喜躍。
愿爾發(fā)足時(shí),出門便蹈著。
注釋參考
懵然
不明貌。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然僕又自思, 關(guān) 東一男子耳,除讀書屬文外,其他懵然無知?!薄睹魇贰なY欽傳》:“愁嘆之聲動(dòng)徹天地,陛下顧懵然不問?!?馮驥才 《愛之上》:“她不提愛他,卻說愛打球,什么意思?這句不著邊際的話使他懵然莫解。”
不理
不理 (bùlǐ) 置于不顧,不理睬 do not bother about;ignore 別不理他,要幫助他 不理會(huì),不在乎,不當(dāng)一回事 pay no attention to 我才不理這些閑話呢一絡(luò)索
見“ 一落索 ”。
釋慧空名句,與沔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