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常征賢,群公每舉德
出自唐代儲光羲《貽閻處士防卜居終南》:
春風(fēng)搖雜樹,言別還江汜。
堅冰生綠潭,又客三千里。
兆夢唯顏色,懸情乃文史。
滌耳貴清言,披歡遲玉趾。
秦城疑舊廬,佇立問焉如。
稚子跪而說,還山將隱居。
竹林既深遠(yuǎn),松宇復(fù)清虛。
跡迥事多逸,心安趣有馀。
石門動高韻,草堂新著書。
鶱飛久超絕,蹇足空躊躇。
猶有昔時意,望君當(dāng)照車。
驅(qū)車當(dāng)六國,何以須潛默。
圣主常征賢,群公每舉德。
此時方獨往,身志將何欲。
愿謝山中人,回車首歸躅。
注釋參考
圣主
(1).對當(dāng)代皇帝的尊稱?!稏|觀漢記·鮑永傳》:“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吳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 峨眉 月。”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經(jīng)術(shù)遭逢圣主,備位輔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目下有某處將軍缺,倘不吝重金,僕囑內(nèi)兄游揚圣主之前,此任可致?!?/p>
(2).泛稱英明的天子。《戰(zhàn)國策·秦策三》:“良醫(yī)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敗之事?!?漢 王褒 《圣主得賢臣頌》:“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則見聽?!薄杜f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臣聞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誅;心狠貌恭,明時之所必罰。” 清 曾國藩 《何君殉難碑記》:“飢寒逼身,難顧廉恥;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撫其子。”
群公
1.指上公。 2.泛指魯以外的諸侯。 3.總稱諸侯和朝臣。 4.泛指諸有名位者。亦用作一般的尊稱。儲光羲名句,貽閻處士防卜居終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