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緣識》:
慕道焚修萬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方知異境人難見,見即虛無事不空。
注釋參考
慕道
向往修道。 唐 劉禹錫 《袁州萍鄉(xiāng)縣楊岐山故廣禪師碑》:“禪師諱 乘廣 ,其生 容州 ,姓 張 氏。七歲尚儒,以俎豆為戲。十三慕道,遵懷削之儀?!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わL(fēng)月瑞仙亭》:“這 卓員外 喪偶不娶,慕道修真。”
焚修
焚香修行。泛指凈俢。 唐 司空圖 《攜仙箓》詩之五:“若道陰功能濟活,且將方寸zi{1~1}焚修?!?前蜀 杜光庭 《黃齊為二亡男助黃箓齋詞》:“伏思遷拔,唯仗焚修。”《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 汪大尹 向 佛顯 道:‘聞得你合寺僧人,焚修勤謹,戒行精嚴,都虧你主持之功?!薄都t樓夢》第一○三回:“老道從何處焚修,在此結(jié)廬?”
萬法
佛教語。梵語dharma,意譯“法”,指事物及其現(xiàn)象,也指理性、佛法等?!叭f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金剛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萬法?!?宋 蘇軾 《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而況於出三界,了萬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應(yīng)物而無情者乎?!?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有則萬法俱來,無時一絲不掛,貧僧 佛印 是也。”
一心
一心 (yīxīn) 全心全意地;專心;一心一意 wholeheartedly;heart and soul 一心為革命 齊心;同心 of one mind;be at one 萬眾一心清淡
清淡 (qīngdàn) 清高淡泊 morally lofty 清淡平遠 清新恬淡 fresh and indifferent to fame or gain 閑雅清淡 顏色、氣味等不濃 weak 清淡的幾樣小菜 食物含油脂少的 light 清淡的菜 買賣不興旺;營業(yè)額少 slack 生意清淡奉真
信奉道教?!肚迤缴教迷挶尽り愌矙z梅嶺失妻記》:“﹝ 紫陽真人 ﹞于 仙界觀 見 陳辛 奉真齋道,好生志誠?!?/p>
宋太宗名句,緣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