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林景熙《萱草》:
近種鹿蔥碧,初抽鵠觜黃。
千年入風雅,一草寄綱常。
澹日空階影,余春{1|1}宮佩香。
此時憂正切,對爾可能忘。
注釋參考
余春
暮春;殘春。 南朝 梁簡文帝 《晚春賦》:“待餘春於北閣,藉高讌於南陂?!?唐 李白 《惜馀春賦》:“惜餘春之將闌,每為恨兮不淺?!?宋 蘇軾 《司馬君實獨樂園》詩:“樽酒樂餘春,棋局消長夏?!?/p>
佩香
(1).供佩用的香塊。用金玉鑲孔制成。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龍涎香﹞其模製甚大而質(zhì)古……金yu{1-1}穴,而以青絲貫之,佩於頸,時於衣領閒摩挲以相示,坐此遂作佩香焉?!?/p>
(2). 宋 宣和 年間宮中對香的一種稱謂。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六:“ 宣和 五六年間……漆冠子,作二桃樣,謂之‘竝桃’。天下效之。香謂之‘佩香’。”
林景熙名句,萱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