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涼掛曉云輕問答
問:《卜算子·涼掛曉云輕》的作者是誰?
答:卜算子·涼掛曉云輕的作者是吳文英
問:卜算子·涼掛曉云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卜算子·涼掛曉云輕是宋代的作品
問:卜算子·涼掛曉云輕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涼掛曉云輕,聲度西風(fēng)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涼掛曉云輕,聲度西風(fēng)小 出自 宋代吳文英的《卜算子·涼掛曉云輕》
問:涼掛曉云輕,聲度西風(fēng)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涼掛曉云輕,聲度西風(fēng)小 的下一句是 井上梧桐應(yīng)未知,一葉云鬟裊。
問:出自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文英名句大全
卜算子·涼掛曉云輕賞析
《卜算子》,據(jù)說借用駱賓王的綽號命名(駱寫詩好用數(shù)名,人稱“卜算子”)。北宋時(shí)盛行此曲。萬樹《詞律》以為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調(diào)始見蘇軾《東坡詞》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黃鶴洞中仙》、《楚天遙》。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結(jié)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故另有四十五、四十六兩體。宋教坊復(fù)演變?yōu)椤恫匪阕勇?,八十九字,上片四仄韻,下片五仄韻?/p>
“涼掛”兩句,繪秋晨景色。言秋月涼沁高懸空中,金風(fēng)輕拂曉云緩移?!熬稀眱删洌瑺钊~初落。言井邊的梧桐樹,看來還郁郁蔥蔥,沒有秋天已臨的感覺,但只見那兒已有一片桐葉象柔美的長發(fā)似的隨風(fēng)飄然而下,才忽然感到秋已至矣,所謂“一葉落而知秋至”矣。上片以秋葉落暗示老將至。也是詞的別名《缺月掛疏桐》的生發(fā)。
“來雁”兩句,思人?!皠e燕”句中,“燕”,似指愛人,詳見前第一百八十二首《絳都春》詞及其注釋。此言“鴻雁”傳來的書信似乎已經(jīng)太遲,我與愛人生離死別,又匆匆回歸當(dāng)差的地方?!邦l探”兩句,借物喻己之景況。言詞人曾多次探問秋天的菊花有沒有盛開,如果秋菊一旦開花,就會香氣四溢,醉人心扉。四處飄浮著花香,這就好象是春天又來了似的。此也有暗示:希望自己的景況能有所改善之意。下片也有推己及人之意。
- 長相思樹槎牙。冰交加。冷艷疏疏瘦影斜。幾枝梅花放。天一涯。語三叉。已是情多怨物華。那堪更憶家。
- 送王誕渤海使赴李太守行營少年結(jié)客散黃金,中歲連兵掃綠林。渤海名王曾折首,漢家諸將盡傾心。行人去指徐州近,飲馬回看泗水深。喜見明時(shí)鐘太尉,功名一似舊淮陰。
- 夏夜舟中聞水鳥聲甚哀若曰姑惡感而作詩女生熊藏深閨,熊未省窺墻藩。上車移所天,父母為它門。妾身雖甚愚,亦知君姑尊。下熊頭雞鳴,梳髻著襦裙。堂上奉灑掃,廚中具盤餐,青青摘葵莧,恨不美熊蹯。姑色少不怡,衣袂濕淚痕。所冀妾生男,庶幾姑弄孫。此志竟蹉跎,薄命來讒言。放棄不敢怨,所悲孤大恩。古路傍陂澤,微雨熊火昏。君聽姑惡聲,無乃遣婦魂?
- 春晚懷山南壯歲從戎不憶家,梁州裘馬斗豪華。至今夜夜尋春夢,猶在吳園藉落花。
- 十二月二十七日病起行花下聞春禽有感昨日立春節(jié),今晨春鳥鳴。前峰宿蒼靄,風(fēng)聲和且平。南翁病來久,起繞花枝行。花枝向人笑,婉孌感幽情。摩挲朂小男,何時(shí)看汝成。童稚引我前,老至不覺驚。艱難亦已極,須汝見休明。望望替官役,不顧日月征。
- 贈羅竹山術(shù)者此君乃肯與人事,辯舌生風(fēng)有竹山。何似竹林惟痛飲,嗒然臧否兩相閒。
- 次韻陳海州乘槎亭人事無涯生有涯,逝將歸釣漢江槎。乘桴我欲從安石,遁世誰能識子嗟。日上紅波浮碧巘,潮來白浪卷青沙。清談美景雙奇絕,不覺歸鞍帶月華。
- 次韻陳元述見寄謝茶年來直欲配茶神,石鼎山泉日日親。竹裹烹煎嗤左計(jì),舌端綿味認(rèn)前塵。書要坐攪枯腸讀,酒所渾消玉頰春。曾飲日邊甘露碗,沙溪難遣亂吾真。
- 雜曲歌辭。大酺樂圣后乘乾日,皇明御歷辰。紫宮初啟坐,蒼璧正臨春。雷雨垂膏澤,金錢賜下人。詔酺歡賞遍,交泰睹惟新。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shí)任好風(fēng)。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長地久屬年豐。
- 贈鄭司業(yè)晚學(xué)更求來世達(dá),正懷非與百邪侵。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