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鄭說《句》:
出自唐代鄭說《句》,該句一般未成詩或是殘句。
注釋參考
紫衣
(1).紫色衣服。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之二:“昔紫衣賤服,猶化 齊 風(fēng)?!?元 薩都剌 《秋詞》:“清夜宮車出 建章 ,紫衣小隊(duì)兩三行。”
(2).古代公服。 春秋 戰(zhàn)國 時(shí)國君服用紫。 南北朝 以后,紫衣為貴官公服,故有朱紫、金紫之稱。見《新唐書·車服志》、《宋史·輿服志五》?!蹲髠鳌ぐЧ吣辍罚骸?良夫 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釋劍而食。大子使?fàn)恳酝?,?shù)之以三罪而殺之?!?杜預(yù) 注:“紫衣,君服。三罪,紫衣、袒裘、帶劍。” 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天子使貴人持紫衣金魚以賜,居三年,州稱治?!?/p>
(3).借指貴官。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鬼神默護(hù)吉壤》:“ 吳塘山 ,濱臨 太湖 ,兩峰夾峙,為吾 錫 形勝之地,謂之 吳塘門 ?!垛j記》有云: 吳塘 東, 吳塘 西,玉兔對(duì)金鷄,代代出紫衣?!?/p>
(4).紫色袈裟。 唐 武則天 賜僧人 法朗 等九人紫袈裟、銀魚袋,為僧人賜紫之始。 唐 鄭谷 《寄獻(xiàn)狄右丞》詩:“逐勝偷閒向 杜陵 ,愛僧不愛紫衣僧?!?宋 蘇軾 《答寶月大師書》之一:“累示及 瑜隆 紫衣師號(hào),近為干得 王詵 駙馬奏 瑜 為 ?;鄞髱?文字,更旬日方出?!眳㈤啞夺屖弦[上·法衣》。
案頭
案頭 (àntóu) 幾案上或書桌上 on the desk 操自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頭。——《三國演義》金字
(1).以金粉書就之文字。指銘刻于碑石、器物上的文字?!段倪x·陸倕<新漏刻銘>》:“寧可使多謝 曾水 ,有陋 昆吾 ,金字不傳,銀書未勒者哉!” 張銑 注:“金字銀書,謂碑銘之書也。”
(2).指皇帝寫的文字。 唐 張昔 《御注孝經(jīng)臺(tái)賦》:“金字累累以條貫,銀鉤歷歷而交映?!?唐 王建 《題應(yīng)圣觀》詩:“賜額御書金字貴,行香天樂羽衣新。”
(3).見“ 金字經(jīng) ”。
鄭說名句,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適逢希夷翁,授我枕中方
- 退士一生藜藿食,散人萬里江湖天。作者:陸游作品:贈(zèng)童道人蓋與予同甲子
- 朋簪忽逢會(huì),并轡隨休適
- 紛紛可笑空摹擬,爾輩毫端萬斛塵作者:陸游作品:嘉佑院觀壁間文湖州墨竹
- 后院嬋娟?duì)巹窬?,端午彩絲雙系作者:王邁作品:念奴嬌(壽洪運(yùn)管·五月初五)
- 鮫鮹藍(lán)色染初勻,風(fēng)皺粼粼渺水云作者:鄭得彝作品:龍游八景瀫水晴風(fēng)
- 酒社知誰在,詩盟阻重尋作者:吳芾作品:和左達(dá)功春日見寄二首
- 慨然念芳物,摧抑適所遭
- 臨春結(jié)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作者:蘇軾作品:餈韻楊公濟(jì)奉議梅花十首
- 天風(fēng)吹鐘聲,急急吹燭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