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相背三甲,暮齡腰十圍
出自宋代項安世《荊南師姚參政挽詩》:
壽相背三甲,暮齡腰十圍。
自陪初伏飲,竟作百年違。
楚澤秋初動,洪都夢已非。
向來千騎擁,凄惻片帆歸。
注釋參考
相背
亦作“ 相倍 ”。1.互相背叛。《史記·張耳陳馀列傳論》:“及據(jù)國爭權(quán),卒相滅亡,何鄉(xiāng)者相慕用之誠,后相倍之戾也!”
(2).相違;相反。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簡與禮相背,嬾與慢相成。” 唐 杜甫 《gong{1*1}安送李二十九弟入蜀》詩:“檣烏相背發(fā),塞雁一行鳴?!?/p>
三甲
(1).術(shù)數(shù)家用語。三甲為壽相之征?!度龂尽の褐尽す茌`傳》:“背無三甲,腹無三壬,此皆不壽之驗?!?宋 王安石 《追傷河中使君修撰陸公》詩之三:“主張壽祿無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參見“ 三壬 ”。
(2).自 宋 太平興國 八年始,進(jìn)士殿試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稱三甲。見《宋史·選舉志一》。也指殿試的第三等?!独m(xù)通典·選舉三》:“ 明 代取士規(guī)制與 元 略同……廷試亦曰殿試,分一、二、三甲為次。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俱賜進(jìn)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人,賜進(jìn)士、同進(jìn)士出身?!?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一·初選方面》:“ 順治 己丑會試后,以兩 廣 初定需人,遂用新進(jìn)士候銓者,二甲授參議,三甲授知府?!?/p>
(3).甲午、甲辰、甲寅的合稱。甲午(公元1894年) 中 日 之戰(zhàn), 清廷 與 日本 簽訂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甲辰(公元1904年) 日 俄 之戰(zhàn), 日本 奪取 沙俄 在東三省南部的控制權(quán);甲寅(公元1914年) 日 德 之戰(zhàn), 日本 奪取 德國 在 山東 的控制權(quán)。 李大釗 《國民之薪膽》:“此三甲紀(jì)念,實吾民沒齒不忘者也。”
暮齡
晚年?!赌淆R書·劉善明傳》:“藿羹布被,猶篤鄙好;惡色憎聲,暮齡尤甚?!?/p>
十圍
(1).亦作“ 十韋 ”。形容粗大?!段倪x·枚乘<上書諫吳王>》:“夫十圍之木,始生而蘗,足可搔而絶,手可擢而拔。” 張銑 注:“十圍,言大也。”《漢書·成帝紀(jì)》:“是日大風(fēng),拔 甘泉 畤中大木十韋以上?!?顏師古 注:“韋與圍同?!?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庾子嵩 長不滿七尺,腰帶十圍?!?宋 路振 《九國志·吳志·張訓(xùn)》:“身長八尺餘,腰帶十圍?!?清 金農(nóng) 《秋雨坐槐樹下書懷》詩:“階前老槐十圍大,碧羅張繖高厭厭。”按,圍的長度,有一抱或徑尺為圍及一圍等于三寸、五寸等說。
(2).謂兵力十倍于敵,則可圍之。參見“ 十圍五攻 ”。
項安世名句,荊南師姚參政挽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