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高,增悵望,湘云盡處,都是平蕪
出自宋代程垓《滿庭芳(時在臨安晚秋登臨)》:
南月驚烏,西風破雁,又是秋滿平湖。
采蓮人盡,寒色戰(zhàn)菇蒲。
舊信江南好景,一萬里、輕覓莼鱸。
誰知道,吳儂未識,蜀客已情孤。
憑高,增悵望,湘云盡處,都是平蕪。
問故鄉(xiāng)何日,重見吾廬。
縱有荷紉芰制,終不似、菊短籬疏。
歸情遠,三更雨夢,依舊繞庭梧。
注釋參考
憑高
登臨高處。 唐 李白 《天臺曉望》詩:“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 渤 ?!?前蜀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詩:“異國逢佳節(jié),憑高獨苦吟。” 明 劉基 《念奴嬌·紅樹》詞:“憑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遠?!?/p>
亦作“ 憑高 ”。憑借高處。 清 黃鷟來 《回瀾閣》詩:“河流此日望迴瀾,杰閣憑高縱大觀?!?清 黃鷟來 《文選樓懷古》詩:“不用凴高嘆陳跡,江山文藻自長存?!?/p>
悵望
惆悵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齊 謝朓 《新亭渚別范零陵》詩:“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二:“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六代繁華,春去也,更無消息??諓澩?,山川形勝,已非疇昔?!薄段饔斡洝返谖迨兀骸皡s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時,不見 行者 回來,欠身悵望道:‘這猴子往那里化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著悵望的時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聞記者也走了來,其中有幾個是我在 漢口 認識的?!?/p>
平蕪
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xiāng)賦》:“窮陰匝海,平蕪帶天?!?唐 李山甫 《劉員外寄移菊》詩:“秋來緣樹復緣墻,怕共平蕪一例荒?!?明 許承欽 《過李家口》詩:“棗香來野徑,麥秀滿平蕪?!?清 龔自珍 《最錄中論》:“平蕪生之,灌木叢之,剔而薙之,乃覿瑤草?!?郭沫若 《蜀道奇》詩:“海水傾泄出平蕪,土壤膏腴成天府?!?/p>
程垓名句,滿庭芳(時在臨安晚秋登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