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黎道華《擬峴臺》:
我因訪古獨(dú)來游,萬頃風(fēng)煙一目收。
靈谷諸峰排檻出,巽溪幾曲抱城流。
帆檣影亂汀洲晚,蘆葦聲寒雁鶩秋。
墮淚豐碑那得見,片云落日是襄州。
注釋參考
帆檣
帆檣 (fānqiáng) 船桅,桅桿 mast 船帆與桅檣,常指舟楫 sail and mast汀洲
汀洲 (tīngzhōu) 水中小洲 an islet in a stream蘆葦
蘆葦 (lúwěi) 一種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狀莖,葉寬而扁平,大型刷子狀圓錐花序,廣布潮濕地帶,用作編制席子、簾子、格子 ditch reed; rush寒雁
寒天的雁。亦作“ 寒鴈 ”。詩文中常以襯托凄涼的氣氛。 唐 無名氏 《朝元閣賦》:“寒鴈正來,下 泰山 之八水;暮煙初起,繞 漢 家之 五陵 。” 清 何紹基 《登舟》詩:“寒雁幾聲吾未睡,霜華來妒一鐙紅?!?/p>
黎道華名句,擬峴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神級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