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端禮《洞仙歌》:
眼來眼去,未肯分明道。
有意于人甚不早。
謾教我、心下終日懸懸,星□事,知他何時(shí)是了。
幾回猜伊意,也是難為,擬待偷憐又膽小。
奈何我已狂迷,怎肯乾休,情深后、不免求告。
但只教、時(shí)時(shí)得些兒,便拼了一生,為伊煩惱。
注釋參考
奈何
奈何 (nàihé)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巍?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懲治;對(duì)付 do sth.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狂迷
(1).狂妄昏亂?!蛾悤じ咦婕o(jì)上》:“ 大同 之末,邊政不脩, 李賁 狂迷,竊我 交 愛 ,敢稱大號(hào)。”
(2).迷戀之極。 宋 石孝友 《行香子》詞:“你也嬌癡,我也狂迷。望今生、永不分離。”
乾休
1.了結(jié)。 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第二折:“常言道,好人倈不長(zhǎng)壽,這一場(chǎng)煩惱怎乾休!”
2.甘心罷手。 宋 晁端禮 《洞仙歌》詞:“奈何我已狂迷,怎肯乾休?!?元 張養(yǎng)浩 《折桂令》曲:“功名百尺竿頭,自古及今,有幾箇乾休。”
不免
不免 (bùmiǎn) 免不了;難免 unavoidable 這段公路太窄,往來車輛有時(shí)不免擁塞求告
求告 (qiúgào) 懇求 entreat;implore晁端禮名句,洞仙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