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豐《贈江宰彥通》: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牛刀初割琴初鳴,市稀善獲鮮善烹。
江華百里農(nóng)桑甿,陰受令尹生與成。
尚不能窺豈能評,兩部使者識理精。
循吏政出吾六經(jīng),一元動蕩萬匯亨。
不以能稱乃真能,交章疾置聞朝廷。
明公歸重蓋如此,素履復(fù)修想俱偉。
立朝致主從今始,廊廟規(guī)摹寧出是。
貞觀三錢一斗米,房杜傳中無可紀。
事業(yè)文章非異軌,誰云解此不解彼。
學(xué)詩反幾我開啟,生平方行詩之理。
游泳于詩未知爾,國風(fēng)雅頌興賦比。
類發(fā)于情止于禮,六義同歸一宗旨。
包涵萬象無涯涘,騎驢覓驢殆忘己。
子歸反聽收初視,三百篇中參到髓。
注釋參考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胺罘ㄑ碇?,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唐 張說 《奉和賜崔日知》詩:“明主徵循吏,何年下鳳凰?”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史體因革》:“傳之為體,大抵記公卿之行事, 遷 始傳《循吏》, 晉 曰《良吏》?!?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袁隨園》:“平心而論,其為宰時,清勤明快,無愧循吏?!?章炳麟 《訄書·通法》:“一郡之吏,無慮千人,皆承流修職,故舉事易而循吏多。”
六經(jīng)
六部儒家經(jīng)典?!肚f子·天運》:“ 孔子 謂 老聃 曰:‘ 丘 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jīng),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薄稘h書·武帝紀贊》:“ 孝武 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 顏師古 注:“六經(jīng),謂《易》、《詩》、《書》、《春秋》、《禮》、《樂》也?!?漢 以來無《樂經(jīng)》。今文家以為“樂”本無經(jīng),皆包含于《詩》、《禮》之中;古文家以為《樂》毀于 秦始皇 焚書。參見“ 六藝 ”。
一元
(1).事物的開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謂一元者,大始也?!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啊洞呵铩分^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p>
(2). 漢 《三統(tǒng)歷》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稘h書·律歷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jīng)歲四千五百六十,災(zāi)歲五十七?!?/p>
(3). 宋 邵雍 把世界從開始到消滅的一個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三十運,一運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見所著《皇極經(jīng)世·觀物篇一》?!吨熳诱Z類》卷二四:“到得一元盡時,天地又是一番開闢。”《西游記》第一回:“蓋聞天地之?dāng)?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p>
(4).一個中心或本原。參見“ 一元化 ”、“ 一元論 ”。
(5).指天下?!稌x書·赫連勃勃載記》:“夷一元之窮災(zāi),拯六合之沉溺?!?/p>
(6).一頭。參見“ 一元大武 ”。
(7). 清 代稱元寶一枚為一元。 清 袁枚 《答孫補山相公書》:“捧到國寶一元,照人若雪。”
(8). 清 末以來的貨幣單位,銀圓一枚為一元,一元等于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圓”。
動蕩
動蕩 (dòngdàng) 比喻情況或局勢不安定 upturn;turbu lence 關(guān)于激烈的社會動蕩的真相 動蕩 (dòngdàng) 不穩(wěn)定的;不平靜的 turbulent 動蕩的局勢萬匯
萬匯 (wànhuì) 萬物 all things on earth曾豐名句,贈江宰彥通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