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于無聲地,暫傲羲皇俗。
出自唐朝鮑溶《秋晚銅山道中宿隱者》
我鄉(xiāng)山川遙,秋晚空景促。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鳥宿。
主人逃名子,鶴發(fā)臥空谷。野言得真風(fēng),山貌宜古服。
喜于無聲地,暫傲羲皇俗。秋窗照疏螢,寒犬吠落木。
朝隱留此處,一點(diǎn)天邊宿。今憶見此時(shí),添悲覽止足。
遲遲清夜晝,幽路出深竹。笑謝萬戶侯,余將恥干祿。
注釋參考
無聲
無聲 (wúshēng) 沒有一點(diǎn)聲音 silent;noiseless 無聲無息羲皇
即 伏羲氏 。《文選·揚(yáng)雄<劇秦美新>》:“厥有云者,上罔顯於 羲皇 。” 李善 注:“, 伏羲 為三皇,故曰 羲皇 。” 唐 杜甫 《醉時(shí)歌》:“先生有道出 羲皇 ,先生有才遇 屈宋 ?!?/p>
鮑溶名句,秋晚銅山道中宿隱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