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死何須哭,偷生正可疑
出自宋代戴表元《故總干潘伯可從大挽詞二首》:
得死何須哭,偷生正可疑。
倉皇歸印日,慷慨卻金時。
規(guī)矩諸郎有,襟懷我輩知。
平生郭有道,消得蔡公碑。
注釋參考
得死
(1).謂得人效死相助?!稘h書·朱博傳》:“已許 孔鄉(xiāng)侯 有指。匹夫相要,尚相得死,何況至尊! 博 唯有死耳!”《資治通鑒·漢哀帝建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得死,謂得其死力。一曰:得其相為死也?!?/p>
(2).謂得善終。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客問 浮休子 曰:﹞‘ 鄭愔 為選部侍郎何如?’答曰:‘ 愔 猖獗小子,狡猾庸人也……既無雅量,終是凡材,以此求榮,得死為幸。’后果謀反伏誅。”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dǎo)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dǎo)師呢?”
偷生
偷生 (tōushēng) 茍且求活 drag out an ignoble existence 存者且偷生?!啤?杜甫《石壕吏》可疑
可疑 (kěyí) 值得懷疑 suspicious;dubious;questionable 可疑的行為戴表元名句,故總干潘伯可從大挽詞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