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吳文英《聲聲慢》
藍云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栗生肌。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繡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秋來鬢華多少,任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注釋參考
鬢華
花白的鬢發(fā)。 宋 歐陽修 《采桑子》詞:“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是當年醉里聲?!?元 揭傒斯 《和族子節(jié)京城客思》:“歲月日夜去,為誰催鬢華?!?明 楊基 《聞鄰船吹笛》詩:“ 江 南萬里不歸家,笛里分明説髩華。” 清 顧炎武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詩:“天地存肝膽,江山閲鬢華?!?/p>
多少
多少 (duōshǎo) 指量度或數(shù)量大小 how much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shù)量或價格) so much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稍微 somewhat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疑問代詞 how many 問數(shù)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吳文英名句,聲聲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