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摘自《紅樓夢·第五回》
解釋:人生的歡樂會(huì)如春夢一樣煙消云散。青春年華也會(huì)象飛花那樣落水東流。我要告誡大觀園的癡情男女啊,你們何必要自找無謂的閑愁!
原文摘要:
留襲人,媚人、晴雯、廊檐下看著貓兒狗兒打架。那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猶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蕩蕩,隨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見朱欄白石,綠樹清溪,真是人跡希逢,飛塵不到。寶玉在夢中歡喜,想道:“這個(gè)去處有趣,我就在這里過一生,縱然失了家也愿意,強(qiáng)如天天被父母師傅打呢?!闭贾g,忽聽山后有人作歌曰: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寶玉聽了是女子的聲音。歌聲未息,早見那邊走出一個(gè)人來,蹁躚裊娜,端的與人不同。有賦為證: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shí),影度回廊。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dòng)兮,聽環(huán)佩之鏗鏘。靨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纖腰之楚楚兮,回風(fēng)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出沒花間兮
注釋參考
春夢
春夢 (chūnmèng) 春夜的夢。比喻轉(zhuǎn)瞬即逝的好景,也比喻不能實(shí)現(xiàn)的愿望 spring dream;something that is illusionary and transient 細(xì)絲搖柳凝曉空,吳王臺(tái)榭春夢中?!?羅隱《江南行》云散
云散 (yúnsàn) 像天空的云那樣四處散開。比喻曾經(jīng)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個(gè)地方 disappear 舊友云散飛花
(1).落花飄飛。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p>
(2).飄飛的落花。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茶客娶興》:“你掩淚含羞辭別去,似飛花逐水悠悠,蕭蕭孤影向誰投?!?/p>
(3).比喻飄飛的雪花。 宋 蘇轍 《上元前雪三絕句》之一:“不管上元燈火夜,飛花處處作春寒?!?/p>
(4).紡織時(shí)飛散的棉花纖維。
水流
水流 (shuǐliú) 泛指江、河 rivers 湖泊星羅棋布,水流縱橫交錯(cuò) 水的流動(dòng) water flow 流動(dòng)著的水 stream current 水流湍急 水流暢通寄言
(1).猶寄語、帶信。《楚辭·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豐隆 而不將?!?唐 元稹 《遣興》詩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東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詩:“寄言行雨兒,莫下山頭去?!?/p>
(2).謂把某種思想感情寄托在詩文之中。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序:“是故復(fù)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薄端螘ぶx靈運(yùn)傳論》:“自 建武 暨乎 義熙 ,歷載將百,雖綴響聯(lián)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耳。”
兒女
兒女 (érnǚ) 兒子和女兒,子女 children 兒女成群 青年男女 young man and woman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兒女淚,君休滴何必
何必 (hébì)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何必去那么早閑愁
亦作“閑愁”。無端無謂的憂愁。 唐 張碧 《惜花》詩之一:“一窖閑愁驅(qū)不去,殷勤對爾酌金杯?!?宋 賀鑄 《青玉案》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shí)雨。” 明 文徵明 《是晚過行春橋玩月再賦》:“已知世事皆身外,肯著閒愁到酒邊?!?/p>
曹雪芹名句,紅樓夢·第五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忍者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