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劉基《若石之死》:
若石居冥山之陰,有虎恒窺其藩。
若石帥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舉輝,筑墻掘坎以守。
卒歲虎不能有獲。
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
于是弛其憊,墻壞而不葺。
無何,有貙聞其牛羊豕之聲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為貙也,斥之不走。
貙人立而爪之?dāng)?/span>。
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注釋參考
貙人
古代散居 長江 、 漢水 一帶的部族。俗傳其人能化形為虎。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二:“ 江 漢 之域,有貙人。其先, 稟君 之苗裔也。能化為虎。 長沙 所屬蠻縣 東高 居民,曾作檻捕虎。檻發(fā),明日,眾人共往格之,見一亭長,赤幘大冠,在檻中坐。因問:‘君何以入此中?’亭長大怒曰:‘昨忽被縣召,夜避雨,遂誤入此中。急出我!’曰:‘君見召,不當(dāng)有文書耶?’即出懷中召文書。於是即出之。尋視,乃化為虎,上山走。或云:‘貙虎化為人,好著紫葛衣,其足無踵?;⒂形逯刚?,皆是貙?!?/p>
劉基名句,若石之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