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魏公來,訪古停烏榜
出自宋代梅堯臣《陪淮南轉(zhuǎn)運魏兵部游濠上莊生臺》:
周當(dāng)戰(zhàn)國時,何為守靜正。
干戈既日尋,仁義固不競。
天下皆跖徒,寧知圣為圣。
是將萬物齊,不顧千金聘。
所以忘形骸,所以保性命。
安能小仲尼,豈不識世病。
我從魏公來,訪古停烏榜。
聊識賢者心,吁嗟一長詠。
注釋參考
訪古
(1).查考古訓(xùn)。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封第三表》:“臣炤冊訪古,誦史稽昔。以為敷道之寄,管物成務(wù);總録之重,匡績毗風(fēng)?!?/p>
(2).探尋古跡。 唐 杜甫 《玉臺觀》詩之二:“浩劫因王造, 平臺 訪古游?!?清 孫星衍 《<京畿金石考>序》:“京畿為四方之樞,極訪古之所必至,而方志俱無金石一門?!?ye{1-1}劍{1*1}英 《酒泉》詩:“風(fēng)雪關(guān)山訪古來,評泉品酒看光杯。”
烏榜
用黑油涂飾的船。榜,船槳。借指船。 唐 韓翃 《送冷朝陽還上元》詩:“落日澄江烏榜外,秋風(fēng)疏柳 白門 前。” 宋 梅堯臣 《登舟》詩:“向起風(fēng)沙地,暫假烏榜還。” 清 陳維崧 《尉遲杯·別況》詞:“東風(fēng)斜日, 小玉 門前纜烏榜?!?/p>
梅堯臣名句,陪淮南轉(zhuǎn)運魏兵部游濠上莊生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