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韓淲《鵲橋仙》
紅梅已謝,杏花開也,一片海棠猶未。春風(fēng)吹我?guī)Ш煟跚∠?、新晴天氣。黃昏樓上,燭花影里,拼得那回滋味。暗塵弦索拂纖纖,夢留取、巫山十二。
注釋參考
暗塵
積累的塵埃。 前蜀 薛昭蘊(yùn) 《小重山》詞:“思君切,羅幌暗塵生?!?/p>
弦索
(1).弦樂器上的弦。指弦樂器。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屋?!?唐 顧云 《池陽醉歌贈(zèng)匡廬處士姚巖杰》詩:“弦索緊快管聲脆,急曲碎拍聲相連。”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游紀(jì)盛》詩:“簫笛弦索齊奏,氣球直於蒼穹?!?/p>
(2). 金 元 以來,北方戲曲或曲藝多以絲弦樂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為北曲的代稱。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也稱《弦索西廂》。 明 沉寵綏 有《弦索辨訛》三卷。
絃索:同“ 弦索 ”。 1.樂器上的弦。多用作弦樂器的總稱。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絃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屋。” 宋 周邦彥 《解連環(huán)》詞:“燕子樓空,暗塵鎖、一牀絃索。”參見“ 弦索 ”。
(2).彈奏弦樂。 宋 蘇軾 《虢國夫人夜游圖》詩:“宮中羯鼓催花柳, 玉奴 絃索 花奴 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弦索入曲》:“予幼時(shí),猶見老樂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響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鞏仙》:“ 惠 雅善歌,絃索傾一時(shí)?!?/p>
(3). 金 元 以來常稱用琵琶、三弦等弦樂伴奏的戲曲、曲藝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篇一》:“於今世俗之樂,則南以拍板,北以絃索?!?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三:“數(shù)年以來,如 雙珠 之崑腔, 潤寶 之絃索,并有盛名。”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 明 清 兩朝,南曲為盛,中 清 以后,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辭絃索諸調(diào),聲益變而辭益紛。”參見“ 弦索 ”。
纖纖
纖纖 (xiānxiān) 形容小巧或細(xì)長而柔美 thin 十指纖纖 纖纖作細(xì)步?!队衽_(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留取
猶留存。取,語助詞。 宋 牟巘 《木蘭花慢·餞公孫倅》詞:“留取去思無限,江蘺香滿汀洲?!?元 本 高明 《琵琶記·新進(jìn)士宴杏園》:“干戈盡戢文教崇,人間此時(shí)魚化龍。留取 瓊林 ,勝景無窮。” 清 陳維崧 《賀新郎·賀程昆侖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詞:“留取臂間長命縷,筭節(jié)過五日剛踰九,重為我先生壽。”
巫山
(1). 戰(zhàn)國 宋玉 《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 高唐 ,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為 高唐 之客。聞君游 高唐 ,愿薦枕席?!跻蛐抑?。去而辭曰:‘妾在 巫山 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臺(tái) 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之立廟,號(hào)曰 朝云 ?!焙笏煊脼槟信臅?huì)的典實(shí)。 五代 馮延巳 《鵲踏枝》詞之七:“心若垂楊千萬縷,水闊花飛,夢斷 巫山 路?!?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通嚭》:“今夜同歡會(huì),夢魂飛, 巫山 一對暮云歸?!薄段骱言挕の縻鲰嵺E》:“但求一見,為榮多矣,誰敢妄想 巫山 之夢?!?/p>
(2).山名。在 四川 、 湖北 兩省邊境。北與 大巴山 相連,形如“巫”字,故名。 長江 穿流其中,形成三峽。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五八:“我行 巫山 渚,尋古登 陽臺(tái) ?!?宋 陸游 《三峽歌》:“十二 巫山 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mao{1~1}澤{1*1}東 《水調(diào)歌頭·游泳》詞:“截?cái)?巫山 云雨,高峽出平湖?!?/p>
十二
(1).十分之二?!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p>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吨芏Y·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薄稘h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注:“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p>
(3).形容數(shù)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氣出表里?!眳⒁姟笆??!?/p>
韓淲名句,鵲橋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