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徑開從蔣兗州,至今孫子亦風流
出自宋代林季仲《寄題蔣封州三徑堂堂本在丹陽后避地四明再創(chuàng)》:
三徑開從蔣兗州,至今孫子亦風流。
鉤簾雖對鄮山月,聞笛應悲京口秋。
往事漫勞書咄咄,余生只合賦休休。
問君辦得蓑衣否,便好相隨上釣舟。
注釋參考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xiāng)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焙笠蛞浴叭龔健敝笟w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薄痘ㄔ潞邸返谑寤兀骸芭赃厭熘桓睂β?lián)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開從
舊謂開恩允許。 宋 蘇舜欽 《杜公求退第一表》:“金口曲加於奬慰,玉色已形於開從。”
至今
至今 (zhìjīn) 直至此刻 up to now 至今杳無音信 直到今天 to this day;so far孫子
孫子 (sūnzi) 兒子的兒子 grandson風流
風流 (fēngliú) 風采特異,業(yè)績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禮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風流 放蕩不羈 dissolute;loose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具有se{1|1}情特點或se{1|1}情上得到滿足 romantic 風流小說 風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遺風,流風余韻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風度;儀表 demeanor;bearing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唐· 杜甫《詠懷古跡》 風韻,多指好儀態(tài) charm [黛玉]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都t樓夢》林季仲名句,寄題蔣封州三徑堂堂本在丹陽后避地四明再創(chuà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絕世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