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若使窺鸞鏡,一步何因出洞房
出自宋代劉克莊《同孫季蕃游凈居諸庵》:
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顏寂寂度年芳。
門前草色迷行徑,院里花陰接步廊。
弓樣展來靴尚窄,黛痕剃出頂應涼。
當時若使窺鸞鏡,一步何因出洞房。
注釋參考
當時
當時 (dāngshí)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at that time;for the moment 當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fā)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巍?沈括《夢溪筆談》 人民當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時 (dàngshí)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right;immediately;right away;at once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若使
假使,假如,如果?!蛾套哟呵铩ね馄隙罚骸叭羰构胖跽呶阒兴溃晕粝染两裆性?,而君亦安得此國而哀之?” 唐 李咸用 《贈來進士鵬》詩:“若使無良遇,虛言有至公。”《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小壻得有今日,皆賴丈人提攜;若使當日困窮旅店,沒人救濟,早已填了丘壑,怎能勾此身榮貴?”
鸞鏡
《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鸞鳥詩》序:“昔 罽賓 王結罝 峻祁之山 ,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逾戚,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絶。”后即以“鸞鏡”指妝鏡。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龍飆去去無消息,鸞鏡朝朝減容色。” 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鸞鏡時猶照,蛾眉歲不同?!?歐陽予倩 《木蘭從軍》第二十場:“許多年在戰(zhàn)場不親鸞鏡,今日里回家來舊課重溫?!?/p>
一步
(1).行走時兩腳間的距離。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以萬里為一步,以千歲為一朝。”《朱子語類》卷二:“只似在圓地上走,一人過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緩,差數步也?!?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馬兒往西行,坐車兒往東拽,兩口兒一步兒離得遠如一步也?!?/p>
(2).謂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兩口兒眉頭暫開放?!?/p>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務的某一段?!毒暗聜鳠翡洝れ`龕禪師》:“出處非千佛,春來草自清,問碌碌地時如何?試進一步看。” 宋 真德秀 《西山語錄·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云養(yǎng)心莫善於寡欲, 周子 又進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無, 顏子 三月不違者,已到無欲之地。’”《兒女英雄傳》第二回:“我的意思,總等他進一步,功名成就,纔給他提親呢。”《紅樓夢》第七十回:“我們每日每人臨一篇給他,搪塞過這一步兒去就完了?!?mao{1~1}澤{1*1}東 《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六章第三節(jié):“要從這種斗爭中去肅清公開的或隱藏的漢奸勢力;要做到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眾的力量?!?/p>
(4).長度名。歷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為一步, 秦 以六尺為一步,后亦以五尺為一步。《禮記·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為步。” 孔穎達 疏:“古者八寸為尺,今以 周 尺八尺為步,則一步有六尺四寸。”《新唐書·突厥傳上》:“ 后魏 筑長城,議者以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萬人?!?/p>
(5).中醫(yī)運氣學說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為“一步”?!端貑枴ち⒅即笳摗罚骸帮@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王冰 注:“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p>
何因
什么緣故,為什么?!吨軙ぱι苽鳌罚骸皶r 晉公 護 執(zhí)政,儀同 齊軌 語 善 云:‘兵馬萬機,須歸天子,何因猶在權門。’” 唐 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詩:“何因北歸去, 淮 上對秋山?!?宋 葉適 《寄呂巽伯換酒亭》詩:“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洞房
洞房 (dòngfáng) 深邃的內室 innerest room 搬來搬去,也很費事,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彈罷?!独蠚堄斡洝? 新婚夫婦的居室 bridal(or nuptial )chamber劉克莊名句,同孫季蕃游凈居諸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