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呂《次韻令裕言詩》:
寓形宇宙有感發(fā),無一不可供詩眸。
風(fēng)花浩蕩百變態(tài),草木榮悴皆窮搜。
渾成功括造化窟,未辭斧鑿孰為優(yōu)。
要當(dāng)險(xiǎn)易隨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
不才正自困譏罵,白璧為贈(zèng)非所求。
自憐不具正{1|1}法眼,解頤安足論賡酬。
注釋參考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shí),捫心徒自憐?!?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yè),不敢恥微官?!?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學(xué)生和玉佛》:“驚擾詎云妄?奔逃只自憐?!?/p>
見“ 自憐 ”。
不具
不具 (bùjù) ? [inexhaustive]∶不一一詳說(舊時(shí)書信結(jié)尾用詞) 余容面敘,不具 ? [incomplete]∶散失不完備 舊籍散亡,典章不具法眼
(1).佛教語。“五眼”之一。謂菩薩為度脫眾生而照見一切法門之眼?!稛o量壽經(jīng)》卷下:“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渡彼岸?!?慧遠(yuǎn) 義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宋 蘇軾 《shi{1-1}八{(lán)1-1}大阿羅漢贊·阿氏多尊》詩:“各研於心,得法眼正?!?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佛肉眼見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p>
(2).指敏銳、精深的眼力。 明 屠隆 《綵毫記·預(yù)識(shí)汾陽》:“ 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zhèn)ケ厥遣环??!薄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拔疫@老師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賞鑒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賀?!?魯迅 《吶喊·明天》:“ 王九媽 ,你有年紀(jì),見的多,不如請(qǐng)你老法眼看一看。”
解頤
解頤 (jiěyí) 開顏歡笑;歡笑 smile 京國(guó)自攜手,同途欣解頤?!蛾悅}(cāng)別隴州司戶李維深》安足
立足,存身?!度龂?guó)志·魏志·公孫瓚傳》“遣人與子書,刻期兵至,舉火為應(yīng)” 裴松之 注引 三國(guó) 魏 魚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則 齎書告子 續(xù)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賡酬
謂以詩歌與人相贈(zèng)答。 宋 王安石 《題正覺相上人籜龍軒》詩:“此地七賢誰笑傲,何時(shí)六逸自賡酬?!?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七》:“已而與之賡酬,則與集中作大異?!?/p>
李呂名句,次韻令裕言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