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洪《臘雪》:
寂寞江村客,彌漫大雪天。
愁云紛密幕,虛籟極饕顛。
坐聽天窗落,時將書幌褰。
胎禽羞潔白,閒客失明鮮。
勢急鵝毛墮,寒欺雁翅翩。
鼠形方誚璞,蠟貌遽摧鞭。
鮫室綃盈軸,陽公玉種田。
蝶衣勻膩粉,蠶繭剝吳綿。
近柳橫飛絮,穿榆并墜錢。
后庭迷玉樹,清禁覆花磚。
帝子剪湘水,銅仙泣淚鉛。
銀床漫辱井,粉水媚房川。
繁麗真難比,縈盈似乞憐。
玉京樓十二,金界地三千。
秦國占烏白,遼東獻豕豜。
尺圍飄洛浦,席大記幽燕。
憶昨逢殘臘,呈祥慶有年。
冷侵東郭履,寒逼廣文氈。
喜極塤箎和,吟馀鹽絮聯(lián)。
長城歸大阮,巨軸屬群賢。
思跨藍關(guān)馬,將乘剡曲船。
恨拘崇讓里,思逸灞橋邊。
斟酒觴慵舉,烹茶鼎旋煎。
尋盟淡生活,凍筆尚如椽。
注釋參考
天窗
亦作“ 天牕 ”。亦作“ 天牎 ”。1.設(shè)在屋頂上用以透光和通風(fēng)的窗子。 唐 李白 《明堂賦》:“藻井綵錯以舒蓬,天牕赩翼而銜霓?!?宋 范成大 《睡覺》詩:“尋思斷夢半瞢騰,漸見天窗紙瓦明?!?明 馬愈 《馬氏日抄·奇盜》:“一夕,有偷兒自天牎中下,檢其細輭,仍從屋上逸去?!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五九回:“聽著街上打過五更,一會兒天窗上透出白色來,天色已經(jīng)黎明了?!?茅盾 《天窗》:“于是鄉(xiāng)下人在屋面開一個小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p>
(2).指山崖、洞窟頂部透光的縫隙。 漢 應(yīng)劭 《漢官儀》卷下:“ 太山 盤道,屈曲而上,凡五十餘盤,經(jīng) 小天門 、 大天門 ,如從穴中視天窗矣。” 唐 錢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詩之一:“攀崖到天窗,入洞窮玉溜?!?/p>
(3).比喻報紙版面局部刪除后留下的成塊空白。 魯迅 《書信集·致謝六逸》:“看近來稍稍直說的報章,天窗滿紙?!?鄒韜奮 《經(jīng)歷》五六:“有些報紙上的社論被他們完全抽去……第二天社論的地位便是一大片雪白,完全開著天窗,這是在別處所未見的?!?/p>
書幌
書帷。亦指書房。 南朝 梁 劉孝綽 《<昭明太子集>序》:“猶臨書幌而不休,對欹案而忘怠?!?唐 劉長卿 《過裴舍人故居》詩:“書幌無人長不捲,秋來芳草自為螢?!?宋 蘇軾 《雪后書北臺壁》詩之一:“五更曉色來書幌,半月寒聲落畫簷。”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岱 ,字 次岳 ……《清明》云:‘忽忽春光過半時,浴蠶天氣雨如絲,無端柳色侵書幌,憶著河橋折處枝?!?/p>
李洪名句,臘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