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荻花江上,誰弄琵琶
出自宋代張炎《春從天上來(己亥春,復(fù)回西湖,飲靜傳董高士樓,作此解以寫我憂。)》:
海上回槎。
認(rèn)舊時鷗鷺,猶戀蒹葭。
影散香消,水流云在,疏樹十里寒沙。
難問錢塘蘇小,都不見、擘竹分茶。
更堪嗟。
似荻花江上,誰弄琵琶。
煙霞。
自延晚照,盡換了西林,窈窕紋紗。
蝴蝶飛來,不知是夢,猶疑春在鄰家。
一掬幽懷難寫,春何處、春已天涯。
減繁華。
是山中杜宇,不是楊花。
注釋參考
江上
(1).江岸上?!秴问洗呵铩ぎ悓殹罚骸癌z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南朝 宋 鮑照 《發(fā)后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xí)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p>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dú)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fēng) 江 上灑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p>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fā)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張炎名句,春從天上來(己亥春,復(fù)回西湖,飲靜傳董高士樓,作此解以寫我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