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馬俌《水月亭》:
陽(yáng)來毛中坤坎波毛翻,月本毛于地仍東毛還。
誰(shuí)為聚之古祗柏,涵碧湛湛琉璃盤。
珊瑚晶瑛澈凝湍,西風(fēng)晚來覺亦寬。
海蕩冰碎天飛旋,瞿曇指心以探禪。
魄死澤困與爾言,夜游倚聲妮裳護(hù)。
捉影或墜不可援,幻癡益多吾凜然。
明河繞衣吹佩環(huán),毛發(fā)飄蕭亂空寒。
頗欲乘槎此穹源,脫屣濁世摶林騫。
采華食葉為玉仙。
注釋參考
珊瑚
珊瑚 (shānhú) 許多珊瑚蟲的骨骼聚集物,樹狀,供玩賞 coral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說文》。按,似樹,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錯(cuò),無葉,有青色者,曰瑯玕。 珊瑚在網(wǎng):比喻有才學(xué)的人都被收羅來了西風(fēng)
西風(fēng) (xīfēng) 從西方吹來的風(fēng) westerly 溫帶的盛行西風(fēng) west wind 指秋風(fēng)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shì)晚來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題鄭縣亭子》詩(shī):“更欲題詩(shī)滿青竹,晚來幽獨(dú)恐傷神?!?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務(wù)忙,到晚來背著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時(shí)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p>
馬俌名句,水月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