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默君休問,行藏我詎兼
出自唐代元稹《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十八時作)》:
靜習(xí)狂心盡,幽居道氣添。
神編啟黃簡,秘箓捧朱簽。
爛熳煙霞駐,優(yōu)游歲序淹。
登壇擁旄節(jié),趨殿禮胡髯。
醮起彤庭燭,香開白玉奩。
結(jié)盟金劍重,斬魅寶刀铦。
禹步星綱動,焚符灶鬼詹。
冥搜呼直使,章奏役飛廉。
仙籍聊憑檢,浮名復(fù)為占。
赤誠祈皓鶴,綠發(fā)代青縑。
虛室常懷素,玄關(guān)屢引枮。
貂蟬徒自寵,鷗鷺不相嫌。
始悟身為患,唯欣祿未恬。
龜龍戀淮海,雞犬傍閭閻。
松笠新偏翠,山峰遠更尖。
簫聲吟茂竹,虹影逗虛檐。
初日先通牖,輕飔每透簾。
露盤朝滴滴,鉤月夜纖纖。
已得餐霞味,應(yīng)嗤食蓼甜。
工琴閑度晝,耽酒醉銷炎。
幾案隨宜設(shè),詩書逐便拈。
灌園多抱甕,刈藿乍腰鐮。
野鳥終難縶,鷦鷯本易厭。
風(fēng)高云遠逝,波駭鯉深潛。
邸第過從隔,蓬壺夢寐瞻。
所希顏頗練,誰恨突無黔。
思拙慚圭璧,詞煩雜米鹽。
諭錐言太小,求藥意何謙。
語默君休問,行藏我詎兼。
狂歌終此曲,情盡口長箝。
注釋參考
語默
(1).亦作“ 語嘿 ”。謂說話或沉默。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南朝 陳 張正見 《白頭吟》:“語默妍媸際,浮沉毀譽中?!?唐 白居易 《唐故撫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自生至滅,隨跡示教,行止語嘿,無非佛事?!?秦牧 《藝海拾貝·<哲人·小孩>》:“有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你在閱讀的時候,覺得那個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動靜語默,他的聲音笑貌,仿佛可以觸摸似的?!?/p>
(2).喻指出仕或隱居。 晉 陶潛 《命子》詩:“時有語默,運因隆窊。” 逯欽立 注:“語默,出處。”《南史·張裕傳》:“是以披聞見,掃心胸,述平生,論語默?!?唐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懵?!?/p>
休問
(1).佳訊?!度龂尽な裰尽ぴS靖傳》:“既濟 南海 ,與領(lǐng)守 兒孝德 相見,知足下忠義奮發(fā),整飭元戎,西迎大駕,巡省中岳。承此休問,且悲且憙?!?/p>
(2).好的聲譽。 唐 柳宗元 《送寧國范明府詩序》:“有 范氏傳真 者,始來京師,近臣多言其美,宰相聞之,用以為是職,在門下,甚獲休問?!?/p>
行藏
[one'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數(shù)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詳細解釋(1).指出處或行止。語本《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晉 潘岳 《西征賦》:“ 孔 隨時以行藏, 蘧 與國而舒卷?!?唐 岑參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詩:“功業(yè)須及時,立身有行藏?!?宋 蘇舜欽 《又答范資政書》:“此大君子之行藏屈伸,非罪戾人之所可為也?!?清 孔尚任 《桃花扇·撫兵》:“這 湖南 、 湖北 ,也還可戰(zhàn)可守,且觀成敗,再定行藏?!?/p>
(2).引申為攻守;出沒。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一》:“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皆圖兵勢行藏之權(quán),自后深識者所不能了?!?/p>
(3).行跡;底細;來歷。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五:“那 紅娘 對 生 一一話行藏?!薄剁R花緣》第五五回:“ 洛紅蕖 見老尼之話不倫不類,惟恐被人識破行藏?!?秦牧 《鬣狗的風(fēng)格》:“有一種動物,叫做鬣狗,不知道你見過沒有?注意過它的模樣、行藏和風(fēng)格嗎?”
元稹名句,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十八時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