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麥齊腰。
出自宋朝蘇軾《自昌化雙溪館下步尋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亂山滴翠衣裘重,雙澗響空窗戶搖。
飽食不嫌溪筍瘦,穿林閑覓野芎苗。
卻愁縣令知游寺,尚喜漁人爭渡橋。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麥齊腰。
每見田園輒自招,倦飛不擬控扶搖。
共疑楊惲非鋤豆,誰信劉章解立苗。
老去尚餐彭澤米,夢歸時到錦江橋。
宦游莫作無家客,舉族長懸似細腰。
注釋參考
醴泉
醴泉 (lǐquán) 甘甜的泉水 sweet spring water 水,在四川省眉山縣西,有二源,皆發(fā)源于蟠龍山與松江會合處,注入長江 Li River下路
(1).前方;路邊?!俄n非子·十過》:“ 韓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發(fā)車騎陳之下路,謂 韓 使者曰:‘報 韓君 言弊邑之兵今將入境矣?!薄赌鲜贰ぶx靈運傳》:“后 秦 郡府將 宋齊 受使至 涂口 ,行達 桃墟村 ,見有七人下路聚語,疑非常人,還告郡縣,遣兵隨 齊 掩討禽之。” 元 宮大挺 《七里灘》第三折:“見旗幟上月華日精,諕的些居民從速風迸,呈百般的下路潛藏無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猶言下江,指 長江 下游的地方?!缎咽篮阊浴げ倘鸷缛倘鑸蟪稹罚骸斑@番在下路脫了糧食,裝回頭貨回家,正趁著順風行走?!薄抖膛陌阁@奇》卷三:“他有個妹子,嫁與下路人,住在 前門 ?!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宦成 聽見那兩個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蕭山縣 的話--下路船上,不論甚么人,彼此都稱為‘客人’?!?/p>
(3).路為 宋 、 金 、 元 行政區(qū)劃名, 元 定轄區(qū)戶數(shù)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元史·選舉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書省定學制頒行之,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參見“ 上路 ”。
刺眼
刺眼 (cìyǎn) 光線過強,使眼睛感到不舒服 dazzle 亮得刺眼 刺眼 (cìyǎn) 違反禮節(jié)標準或社會慣例而使人感到不順眼;不文雅 fulsome 她這身打扮在人群中顯得很刺眼 使睜不開眼 dazzling 刺眼的亮點蘇軾名句,自昌化雙溪館下步尋溪源至治平寺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