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泂《棲閑堂》:
紛紛世界多金寶,試覓一閑何處討。
天公忌閑亦惜閑,似欲人人忙里老。
長安道上人如煙,信有陰陽錯昏曉。
食升衣尺我類渠,玉帶金魚為誰好。
上而公相下百官,鞅掌其身發(fā)華皓。
出臨民庶或愧色,歸對妻兒仍熱惱。
農(nóng)商工賈各有役,何況倡優(yōu)及輿皂。
豈如老龔縛屋看青山,憑地于鄰甘種稻。
有男肯獲女習(xí)紡,布褐藜羹事翁媼。
天憐老龔忙為貧,報以一閑非草草。
乃知富貴天不惜,閑處閑人古來少。
問龔胡為閑處棲,告以中恬外無擾。
家傳古書數(shù)萬卷,充棟牙簽四圍繞。
興來拈讀拂蠹魚,興盡留殘聽啼鳥。
花陰坐久看日轉(zhuǎn),葉徑行稀任風(fēng)掃。
問閑何味作何說,口不能言心自了。
初從太白得微遇,晚向淵明飽問道。
區(qū)區(qū)擬議已不閑,非作非休此其稍。
我聞如是三嘆息,苦恨當年歸不早。
閑中之味肯見分,亦欲誅茅鏡湖小。
注釋參考
長安道上
長安:古都名,在今陜西西安西北。舊喻名利場所。成語解釋長安:古都名,在今陜西西安西北。舊喻名利場所。長安道上出處五代·無名氏《賀圣朝》詞:“長安道上行客,依舊利深名切。”陽錯
陰陽家謂農(nóng)歷正月甲寅日,二月乙卯日,三月甲辰日,四月丁巳、己巳日,六月丁未、己未日,七月庚申日,八月辛酉日,九月庚戌日,十月癸亥日,十二月癸丑日為陽錯,百事不宜。 清 允祿 《協(xié)紀辨方書·義列二·陽錯》:“《堪輿經(jīng)》曰:以陽建之支配當方之干,陰陽自相配合為日,以值所衝之宿為陽錯?!?/p>
昏曉
(1).猶晨昏,早晚。《晉書·文苑傳·曹毗》:“故大人達觀,任化昏曉,出不極勞,處不 巢 皓?!薄赌淆R書·東昏侯紀》:“干戈鼓譟,昏曉靡息。”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聽採民訟,昏曉必通,召引軒櫺,躬親辨決?!?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京師街衢置鼓於小樓之上,以警昏曉?!?/p>
(2).明和暗。指晝和夜。 唐 杜甫 《望岳》詩:“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仇兆鰲 注引 徐增 曰:“山后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清 陳維崧 《賀新郎·登龍池絕頂憑虛閣》詞:“澒洞荒寒非世境,昏曉陰陽盪割,更古木冷煙轇轕?!?/p>
(3).旦夕間,很短的時間。 宋 蘇軾 《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詩:“作詩記餘歡,萬古一昏曉。”
蘇泂名句,棲閑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