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元稹《和樂天贈樊著作》:
君為著作詩,志激詞且溫。
璨然光揚者,皆以義烈聞。
千慮竟一失,冰玉不斷痕。
謬予頑不肖,列在數(shù)子間。
因君譏史氏,我亦能具陳。
羲黃眇云遠,載籍無遺文。
煌煌二帝道,鋪設在典墳。
堯心惟舜會,因著為話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無間然。
緬然千載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綴書為百篇。
是時游夏輩,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遺訓,職在圣與賢。
如何至近古,史氏為閑官。
但令識字者,竊弄刀筆權(quán)。
由心書曲直,不使當世觀。
貽之千萬代,疑言相并傳。
人人異所見,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貶,不如都無焉。
況乃丈夫志,用舍貴當年。
顧予有微尚,愿以出處論。
出非利吾已,其出貴道全。
全道豈虛設,道全當及人。
全則富與壽,虧則饑與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萬物安。
解懸不澤手,拯溺無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獨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為一物,死生為一源。
合雜分萬變,忽若風中塵。
抗哉巢由志,堯舜不可遷。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為賓。
持謝著書郎,愚不愿有云。
注釋參考
堯心
謂圣君的心愿、抱負。 南朝 宋 范曄 《樂游應詔》詩:“山梁協(xié) 孔 性,黃屋非 堯 心。” 南朝 梁 沉約 《應詔游苑餞呂僧珍》詩:“我皇秉至德,忘己用 堯 心?!?唐 王昌齡 《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土德三元正, 堯 心萬國同?!?明 李贄 《初潭集·師友一》:“ 孔 之疏食, 顏 之陋巷,非 堯 心歟!”
話言
(1).美善之言;有道理的話?!对姟ご笱拧ひ帧罚骸捌渚S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毛 傳:“話言,古之善言也?!?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蓋《書》之所主,本於號令,所以宣王道之正義,發(fā)話言於臣下,故其所載,皆典、謨、訓、誥、誓、命之文?!?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若然,則所謂不可教訓,不知話言,不惟方命圮族而已,四岳何為而舉?而 堯 何為姑試之耶?皆不可通?!?章炳麟 《序<革命軍>》:“嗟呼!世皆嚚昧而不知話言,主文諷切,勿為動容?!?/p>
(2).泛指話語。 宋 陸游 《謝徐居厚汪叔潛攜酒見訪》詩:“話言猶在耳,造次敢不佩?!?清 錢謙益 《三嚴作朋集序》:“詠三 嚴 之詩句,追 長蘅 之話言。”
(3).談說;談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撫軍與之話言,咨嗟稱善?!?唐 李綽 《尚書故實》:“暇日與賓友話言,必及神仙之事。”《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回:“話言未了,忽見茶房領著一個中年婦人,一個和尚,趕了進來。”
元稹名句,和樂天贈樊著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