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應(yīng)凈掃氍毹榻,深炷爐香午睡濃
出自宋代張耒《重九考罷試卷書呈同院諸公》:
回首登高行復(fù)冬,后時(shí)只合嘆龍鐘。
愁須白酒來酣戰(zhàn),詩為黃花吊不逢。
十日飛騰過眼疾,萬簽甲乙定誰從。
共應(yīng)凈掃氍毹榻,深炷爐香午睡濃。
注釋參考
氍毹
氍毹 (qúshū) 毛織的布或地毯,舊時(shí)演戲多用來鋪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紅氍毹”常借指舞臺(tái) woollen blanket 廳正面屏開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錦繡桌幃,妝花椅甸。——《jin{1*1}瓶{1*1}梅詞話》爐香
(1).熏爐里的香氣。 唐 韋應(yīng)物 《觀早朝》詩:“禁旅下城列,爐香起中天?!?宋 蘇軾 《臺(tái)頭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p>
(2).香爐里的香。 唐 馬戴 《宿陽臺(tái)觀》詩:“玉洞仙何在,爐香客zi{1~1}焚。” 南唐 李璟 《望遠(yuǎn)行》詞:“夜寒不去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爐香茗碗,消受閒庭院?!?/p>
午睡
午睡 (wǔshuì) 午覺 siesta;afternoon nap;noontime snooze張耒名句,重九考罷試卷書呈同院諸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