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若谷《寄嵩岳吉上人》:
結(jié)庵嵩少深,高道恐難偏。
苦海好求寶,天花莫著身。
一心俱已了,五字更應(yīng)新。
誰謂孤云跡,名曾達(dá)紫宸。
注釋參考
嵩少
嵩山 與 少室山 的并稱。亦用為 嵩山 的別稱。 唐 賈島 《永福湖和楊鄭州》:“ 嵩 少 分明對(duì), 瀟 湘 闊狹齊?!薄缎绿茣る[逸傳序》:“然放利之徒,假隱自名,以詭祿仕,肩相摩於道,至號(hào) 終南 、 嵩少 為仕途捷徑,高尚之節(jié)喪焉?!?宋 吳坰 《五總志》:“ 端彥 既與 元長(zhǎng) 不合,乃遯 嵩少 間?!?清 錢謙益 《河南河南府知府郭忠寧授中憲大夫制》:“今東方徵兵未已, 嵩 、 少 、 虢 、 雒 之間,戈殳相逮,皆爾所部也。”
高道
(1).崇高的德行。 唐 姚鵠 《寄贈(zèng)許璋少府》詩:“若説君高道,何人更得如?!?/p>
(2).道行高深的道士。《紅樓夢(mèng)》第二八回:“任凴高僧高道懺悔,也不能超生?!?/p>
李若谷名句,寄嵩岳吉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猜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