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顏延之《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
本自餐霞人。
形解驗(yàn)?zāi)桑?br>吐論知凝神。
立俗迕流議,
尋山洽隱淪。
鸞翮有時(shí)鎩,
龍性誰能馴。
注釋參考
形解
猶尸解。古代方士謂修道成仙,魂魄離體,留下形骸?!妒酚洝し舛U書》:“﹝ 宋毋忌 等﹞為方僊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尸解也。” 唐 顏真卿 《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先生﹞德本無累,道心有常,寔曰形解,孰云坐亡?”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道有默僊,謂之形解?!?/p>
默仙
謂默然成仙。《文選·顏延之<五君詠·嵇中散>》:“形解驗(yàn)?zāi)?,吐論知凝神。?李善 注引《桓子新論》:“圣人皆形解仙去,言死,示民有終?!?呂延濟(jì) 注:“驗(yàn)之則 康 ( 嵇康 )默而仙矣。” 唐 皎然 《答韋山人隱起龍文藥瓢歌》:“世人強(qiáng)知金丹道,默仙不成穢仙老?!?/p>
吐論
(1).發(fā)議論、評論或作辯論。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形解驗(yàn)?zāi)桑抡撝??!薄赌鲜贰ね跛歼h(yuǎn)傳》:“見 明士 蓬頭散帶,終日酣醉,吐論從橫,唐突卿宰,便復(fù)憶見 思遠(yuǎn) ?!?唐 黃滔 《贈(zèng)懷光上人》詩:“過午休齋慣,離經(jīng)吐論高?!?/p>
(2).指寫作論說、辯論文字。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賦》:“ 非 五難而吐論, 和 再刖而處窮。”
凝神
凝神 (níngshén) 精神集中 with fixed attention 凝神沉思顏延之名句,嵇中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