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別后寄大淵二首》:
苛留未忍聽驪駒,薄具酸寒不可孤。
鄰巷沽來惟飲汁,田家客至具焚枯。
吾衰異昔中年別,子去云誰半夜呼。
敬問伯魚詩禮外,過庭亦有異聞乎。
注釋參考
伯魚
(1). 孔子 的兒子 鯉 的字。見《孔子家語·本姓解》?!墩撜Z·季氏》:“ 陳亢 問於 伯魚 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瘒L獨(dú)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xué)詩乎?’”后用作對別人兒子的美稱。 唐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詩:“高堂倚門望 伯魚 , 魯 中正是趨庭處?!?/p>
(2). 漢 第五倫 的字。 倫 歷官 會稽 太守、 蜀郡 太守,擢任司空。奉公盡節(jié),言事無所依違。見《后漢書·第五倫傳》。后以“伯魚”代稱正直之臣。 唐 盧綸 《送渾鍊歸覲卻赴闕庭》詩:“露幕擁簪裾,臺庭餞 伯魚 。”
詩禮
詩禮 (Shī-Lǐ) 《詩經(jīng)》和《禮經(jīng)》,封建社會讀書人必讀的書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Rites 舊時(shí)常用來稱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cultured 詩禮之家過庭
(1).《論語·季氏》:“ 鯉 趨而過庭,曰:‘學(xué)《詩》乎?’對曰:‘未也?!粚W(xué)《詩》,無以言?!?鯉 退而學(xué)《詩》。他日又獨(dú)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xué)《禮》乎?’對曰:‘未也?!粚W(xué)《禮》,無以立?!?鯉 退而學(xué)《禮》?!焙笠蛞浴斑^庭”指承受父訓(xùn)或徑指父訓(xùn)。 唐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獻(xiàn)杜仆射相公》:“過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四:“ 白 ( 李白 )方幼穉,而其父首誨以靡麗放曠之詞。然則 白 之狂逸不羈,蓋亦過庭之所致也?!?清 錢謙益 《袁可立父淮先贈承德尚室司丞加贈奉直大夫尚室司少卿制》:“以忠義勉其子,過庭多長者之言?!?/p>
(2).以喻長輩的教訓(xùn)?!逗鬂h書·黨錮傳·李膺》:“久廢過庭,不聞善誘。”
異聞
(1).別有所聞;所聞不同?!墩撜Z·季氏》:“ 陳亢 問于 伯魚 曰:‘子亦有異聞乎?’” 何晏 集解:“以為 伯魚 孔子 之子,所聞當(dāng)有異?!薄段倪x·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源流遂往,詳略異聞?!?張銑 注:“﹝帝王﹞音樂宴會雖因時(shí)權(quán)變,源流遂往,而論説其道者,所聞不同?!?/p>
(2).新的知識;不同的見聞。《后漢書·楊終傳》:“﹝ 趙博 等﹞以 終 深曉《春秋》,學(xué)多異聞,表請之。” 晉 王羲之 《十七帖》:“往在都,見 諸葛顒 ,曾具問 蜀中 事,云:‘ 成都 城池門屋樓觀,皆是 秦 時(shí) 司馬錯(cuò) 所修?!钊诉h(yuǎn)想慨然,為爾不信,一一示,為欲廣異聞?!?唐 司馬貞 《<史記索隱>序》:“今止探求異聞,採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披讀經(jīng)史,偶有管見,書之別紙;或良朋涖止,傳述異聞,客去輒録而藏焉?!?/p>
(3).新異之事;奇聞?!逗鬂h書·桓譚傳》:“凡人情忽於見事而貴於異聞。”《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從來説的書不過談些風(fēng)月,述些異聞,圖個(gè)好聽?!?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女化男》:“又有 莊浪 女子十五歲,亦化為男。與 莊 事僅隔十年,皆在 莊浪 ,亦異聞也。”
劉克莊名句,別后寄大淵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