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商隱《圣女祠》:
松篁臺殿蕙香幃,龍護(hù)瑤窗鳳掩扉。
無質(zhì)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
人間定有崔羅什,天上應(yīng)無劉武威。
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
注釋參考
無質(zhì)
(1).沒有誠信?!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耙藷o質(zhì),神弗臨也?!?孔穎達(dá) 疏:“質(zhì),誠也?!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楚子 聞 蠻氏 之亂也與 蠻子 之無質(zhì)也,使 然丹 誘 戎蠻子嘉 殺之,遂取 蠻氏 ?!?杜預(yù) 注:“質(zhì),信也?!?/p>
(2).沒有實(shí)體。 南朝 梁 沉約 《難范縝<神滅論>》:“形既無知,神本無質(zhì)?!?唐 李商隱 《圣女祠》詩:“無質(zhì)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p>
三里霧
謂濃霧?!逗鬂h書·張楷傳》:“﹝ 楷 ﹞性好道術(shù),能作五里霧。時 關(guān)西 人 裴優(yōu) 亦能為三里霧,自以不如 楷 ,從學(xué)之, 楷 避不肯見?!?唐 李商隱 《圣女祠》詩:“無質(zhì)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后亦用以借指道術(shù)。 元 馬祖常 《壽郝大參》詩:“留客只談三里霧,見人不問五侯鯖?!?明 夏完淳 《大哀賦》:“忽焉五斗米之教起,三里霧之術(shù)成?!?/p>
五銖衣
亦稱“ 五銖服 ”。亦稱“ 五銑衣 ”。傳說古代神仙穿的一種衣服,輕而薄。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岑文本》:“﹝ 文本 ﹞又問曰:‘衣服皆輕細(xì),何土所出’對曰:‘此是上清五銖服?!?唐 李商隱 《圣女祠》詩:“無質(zhì)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 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貧道身微賤,……不著五銑衣,身披一幅絹?!?清 趙翼 《美人風(fēng)箏》詩:“五銖衣薄太風(fēng)流,細(xì)骨輕驅(qū)稱遠(yuǎn)游。”亦省作“ 五銖 ”。 唐 李涉 《寄荊娘寫真》詩:“五銖香帔結(jié)同心,三寸紅牋替?zhèn)髡Z。” 清 陳維崧 《霓裳中序第一·詠水仙花》詞:“看盡人間,多少蜂蝶,五銖寒到骨?!?/p>
李商隱名句,圣女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