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皎然《張伯英草書歌》
伯英死后生伯高,朝看手把山中毫。先賢草律我{1*1}草狂,
風(fēng)云陣發(fā)愁鐘王。須臾變態(tài)皆自我,象形類物無不可。
閬風(fēng)游云千萬朵,驚龍蹴踏飛欲墮。更睹鄧林花落朝,
狂風(fēng)亂攪何飄飄。有時凝然筆空握,情在寥天獨飛鶴。
有時取勢氣更高,憶得春江千里濤。張生奇絕難再遇,
草罷臨風(fēng)展輕素。陰慘陽舒如有道,鬼狀魑容若可懼。
黃公酒壚興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顧。長安酒榜醉后書,
此日騁君千里步。
注釋參考
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xì)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xiàn)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
酒榜
亦作“ 酒牓 ”。酒店的招牌、匾額。常請名家書寫以廣招徠。 唐 皎然 《張伯英草書歌》:“ 長安 酒榜醉后書,此日騁君千里步?!?宋 王楙 《野客叢書·周孔醒醉》:“僕嘗效 程子山 作酒牓,其間一聯(lián)云:‘一月二十有九日,笑人世之太狂;百年三萬六千場,容我生之長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