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呂巖《又記》:
數(shù)載性樂幽幽,性{1|1}欲逃寒暑性逼。
不求名與利,猶恐身心役。
苦志慕黃庭,殷勤求道跡。
陰功暗心修,善行長日積。
世路果逢師,時人皆不識。
我?guī)煓C行密,懷量性孤僻。
解把五行移,能將四象易。
傳余造化門,始悟希夷則。
服取兩般真,從頭路端的。
烹煎日月壺,不離乾坤側(cè)。
至道眼前觀,得之元咫尺。
真空空不空,真色色非色。
推倒玉性,迸出黃金液。
緊把赤龍頭,猛將驪珠吸。
吞歸臟腑中,奪得神仙力。
妙號一黍珠,延年千萬億。
同途聽我吟,與道相親益。
未曉真黃芽,徒勞游紫陌。
把住赤烏魂,突出銀蟾魄。
未省此中玄,常流容易測。
三天應(yīng)有路,九地終無厄。
守道且藏愚,忘機要混跡。
群生莫相輕,已是蓬萊客。
注釋參考
世路
[in one's life] 指人世的經(jīng)歷
世路風波
詳細解釋(1).人世間的道路。指人們一生處世行事的歷程?!逗鬂h書·張衡傳》:“吾子性德體道,篤信安仁,約己博蓺,無堅不鉆,以思世路,斯何遠矣!” 唐 杜甫 《春歸》詩:“世路雖多梗,吾生亦有涯?!?寧調(diào)元 《燕京雜詩》之五:“人情葉葉都如此,世路悠悠古所難?!?/p>
(2).指宦途?!逗鬂h書·崔骃傳》:“子茍欲勉我以世路,不知其跌而失吾之度也?!?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云夢》:“但權(quán)臣女謁,方布列於要津;野性疎才,恐不宜於世路,為之奈何?”
(3).猶世道,指社會狀況?!稌x書·庾珉傳》:“初, 洛陽 之未陷也, 珉 為侍中,直于省內(nèi),謂同僚 許遐 曰:‘世路如此,禍難將及,吾當死乎此屋耳!’”《周書·黎景熙傳》:“﹝ 景熙 ﹞客於 潁川 ,以世路未清,欲優(yōu)游卒歲?!薄赌鲜贰る[逸傳下·阮孝緒》:“ 陳郡 袁峻 謂曰:‘往者天地閉,賢人隱。今世路已清,而子猶遁,可乎?’”
(4).世情;世事。 唐 張喬 《贈頭陀僧》詩:“已知世路皆虛幻,不覺空門是寂寥?!薄都t樓夢》第四八回:“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門,干不得事,今年關(guān)在家里,明年還是這個樣兒。”
(5).世俗?!都t樓夢》第一一五回:“不意視弟為蠢物,所以將世路的話來酬應(yīng)?!?/p>
時人
當時的人;同時代的人?!稘h書·藝文志》:“《論語》者, 孔子 應(yīng)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五代 顏紅郁 《農(nóng)家》詩:“時人不識農(nóng)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孫犁 《秀露集·歐陽修的散文》:“這篇被時人稱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個字?!?/p>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吨芏Y·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p>
呂巖名句,又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