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則禮《石恪畫醉僧》:
倒街臥路誰復(fù)嗔,粥魚齋鼓強喚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會從來三昧身。
注釋參考
只今
如今;現(xiàn)在。 唐 李白 《蘇臺覽古》詩:“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吳王 宮里人?!?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清 李國宋 《朝天宮感懷》詩:“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郭沫若 《雄師百萬挽狂瀾》詩:“只今雙喜大臨門,‘七一’佳期水庫成?!?/p>
五斗
(1).見“ 五斗米 ”。
(2).即五星?!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梁丘子 注:“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眳⒁姟?五星 ”。
要會
(1).會計;簿書。《周禮·天官·小宰》:“聽出入以要會。”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要會,謂計最之。簿書月計曰要,歲計曰會?!?孫詒讓 正義:“一月之計少,舉凡其要而已,故謂之要;一歲之計多,則總聚攷校,故謂之會也?!?/p>
(2).指管理核計財經(jīng)事宜?!杜f唐書·夏侯孜傳》:“洎掌于經(jīng)費,備歷重難,居然要會之權(quán),頗得均平之道?!?/p>
(1).通都要道?!顿Y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大梁 ,天下之要會也。”《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十年》:“近廢 荊門軍 為 長林縣 ,屯兵減少,不足以控制要會?!?/p>
(2).主旨;要旨。 唐 張九齡 《敕歲初處分》:“蓋不體仁無以為長,不知道無以用心。故道者眾妙之門,而心者萬物之統(tǒng)。得其要會,義可以兼濟於人;失其指歸,生不能自全於己。” 明 歸有光 《洪范傳》:“前四疇責(zé)之於己,治天下之根本要會;后四疇取之於外,治天下之枝葉緒餘?!?/p>
從來
從來 (cónglái)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all along 從來如此三昧
三昧 (sānmèi)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lǐng),真諦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懹巍妒咀舆^》 深得其中三昧吳則禮名句,石恪畫醉僧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