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趙必瑑《蘭陵王》
畫闌直。餖飣千紅萬碧。無端被,怪雨狂風,僽柳僝花禁春色。尋芳遍楚國。誰識。五陵俊客。流水遠,題葉無情,雁足不來杳箋尺。浮生等萍跡。才卸卻歸鞍,坐未溫席。匆匆還又京華食。嘆聚少離多,漂零因甚,江南逢梅望寄驛。美人兮天北。悲惻。恨成積。悵釵玉塵生,猊金煙寂。綠楊芳草情何極。偏懶撥琵琶,愁聽羌笛。梨花院落,黃昏後,珠淚滴。
注釋參考
浮生
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虛浮不定,因稱人生為“浮生”。 南朝 宋 鮑照 《答客》詩:“浮生急馳電,物道險絃絲?!?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詩:“自言行樂朝朝是,豈料浮生漸漸忙?!?明 王錂 《春蕪記·宴賞》:“浮生回首如馳影,能消幾度閒愁悶?!?茅盾 《追求》三:“永別了!如夢的浮生,謎一樣的人生!”
萍跡
見“ 萍跡 ”。
亦作“ 萍跡 ”。喻人四處漂流,行蹤無定。 唐 牟融 《有感》詩之一:“十年漂泊如萍跡,一度登臨一悵神。” 宋 黃公度 《春日懷王慶長》詩:“王孫緣底事,萍跡久他鄉(xiāng)?!?明 徐霖 《繡襦記·套促纏頭》:“金盡牀頭惹厭憎,風波萍跡任浮沉。”
趙必瑑名句,蘭陵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