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岳珂《王操之舊京帖贊》:
永嘉戎馬搖乾坤,渡江一馬黃屋奔。
中原文南無復(fù)存,僅有筆陣興王門。
猗歟大令趾右軍,幾年埒美名金昆。
片紙斷爛如瑤琨,鸞蛟蛇蚓置勿論。
為問此帖當(dāng)保人,豺狼父子蟻君臣。
綱常肇自清濁分,孰能自植無君恩。
是時咸洛塵霾昏,阡原變徙陵欲翻。
家人丘隴何足言,痛裂乃爾摧心肝。
義熙九土封函關(guān),遺氓遮道挽息真。
矢口止誦公家墳,人心大義端不泯。
誰其主議畫淮汶,伊瀍王氣空膏屯。
悠悠千載有此臣,委質(zhì)無乃慚州民。
感嘆遺墨氣涌山,我欲請劍同朱云。
收亭楸槚方成阡,大呼為叫九天閽。
注釋參考
猗歟
見“ 猗與 ”。
大令
(1).國家的重要法令?!秶Z·晉語八》:“國有大令,何故犯之?”
(2).指皇帝的詔令?!稘h書·翼奉傳》:“其后連月久陰,雖有大令,猶不能復(fù),陰氣盛矣?!?顏師古 注:“太令謂虛倉廩、開府庫之屬也?!?/p>
(3).古時縣官多稱令,后以大令為對縣官的敬稱。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 錢塘 蔡莘腴 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輔,三黜屢空,困躓不偶?!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六回:“前任的本縣姓 伍 ……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時,便發(fā)誓每事必躬必親,絶不假手書吏家丁?!?/p>
(4).指 晉 王獻之 ?!稌x書·王珉傳》:“﹝ 王珉 ﹞代 王獻之 為長兼中書令。二人素齊名,世謂 獻之 為‘大令’, 珉 為‘小令’?!?/p>
(5).猶言令箭。《冷眼觀》第二一回:“ 吳元愷 鎮(zhèn)軍親身去逮捕的,連大令都沒來得及上院請?!?/p>
右軍
(1). 周 制,天子有三軍,稱中軍、左軍、右軍。亦泛指右翼部隊。《左傳·桓公五年》:“王為中軍, 虢公 林父 將右軍?!薄妒酚洝ぺw世家》:“攻 中山 。 趙袑 為右軍, 許鈞 為左軍, 公子章 為中軍,王并將之?!薄秶Z·吳語》:“ 越王 乃中分其師以為左右軍……亦令右軍銜枚踰 江 五里以須?!薄侗笔贰ぶ芗o(jì)上·太祖文帝》:“帝率右軍 若干惠 ,大破 神武 軍,悉虜其步卒?!?/p>
(2). 晉 王羲之 曾任右軍將軍,后稱 羲之 為“右軍”。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齊 王僧虔 《論書》:“ 庾征西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唐 高適 《途中寄徐錄事》詩:“空多篋中贈,長見 右軍 書?!?清 姚鼐 《題二王帖》詩之三:“地下 右軍 如可作,詎將知己許 文皇 ?!?/p>
(3).相傳 王羲之 愛鵝,后以“右軍”作為鵝的別名。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譏謔》:“ 吳 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又謂鵝為‘右軍’,以其好養(yǎng)鵝也。有一士人遺人醋梅與燖鵝,作書云:‘醋浸“曹公”一甏,湯燖“右軍”兩隻,聊備一饌。’”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蟲魚禽獸·右軍》:“ 晉 右將軍 王羲之 好鵝。在 會稽 山陰 ,道士養(yǎng)群鵝, 羲之 每就玩之。道士曰:為寫《黃庭經(jīng)》,當(dāng)以相贈。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去。今人誤以鵝為‘右軍’,緣此故?!?/p>
美名
美名 (měimíng) 好名聲 good name;good reputation 英雄美名天下?lián)P金昆
(1).指銀子?!般y”字拆開為“金”“艮”,“艮”又近“昆”,故訛作“金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書證》:“《新論》以金昆為銀……如此之例,蓋數(shù)術(shù)謬語,假借依附,雜以戲笑耳?!?/p>
(2).謂兄弟。 唐 馮翊子 《桂苑叢談·客飲甘露亭》:“往者賢金昆不豎籬棘見未萌,吾子豈有向來之患乎?” 明 陳所聞 《玉包肚·九日焦太史弱侯招飲謝公墩》曲:“聚賢星玉友金昆,共佳辰弔古尋幽?!?/p>
岳珂名句,王操之舊京帖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